RSS服务 Email Alert

2018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3-20
  

  • 全选
    |
    专家论坛
  • 李龙江, 韩波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37-142.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外科手术和外伤导致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外形美观。采用游离软组织瓣移植修复不仅可避免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外露,而且有助于恢复患者基本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然而,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精细且功能复杂,修复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针对不同缺损情况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优化游离软组织瓣的设计和制备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常用游离软组织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和优化修复策略进行评述。

  • 陶小安, 程斌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43-15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因其病因复杂,当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有效控制该病病情、预防其复发是OLP临床治疗的首要目的。现有的研究证据支持糖皮质激素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但临床上仍然存在部分病例治疗效果欠佳的现象,这主要与药物抵抗性以及不可耐受等因素有关。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药物与方法,以期达到更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效果。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以及维甲酸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对糖皮质激素药物抵抗性的病例可作为一线替代疗法。全身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氨甲喋呤、麦考酚酯、氨苯砜等药物应该限于病变广泛、难治性病例,或者病损累及口腔以外的部位。手术治疗、冷冻治疗可应用于独立的、范围较局限的病损。由于以往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存在样本量小、治疗周期短、临床追踪不足、缺乏可靠的调查量表以及统一的疗效评估标准等局限性,因而今后工作应注重以下几点:①开展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为评估各治疗方式疗效提供可靠度更高的研究依据;②治疗评估的周期应尽可能延长;③追踪研究周期应足够长,以便于评估复发率;④治疗效果的评估方式与标准应统一。

  •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 范卫华, 李剑波, 赵望泓, 刘紫嫱, 黄少宏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51-157.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东省12~74岁人群的牙龈出血、牙石情况现状,为规划广东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城乡12岁、13岁、14岁、15岁、35~44岁、55~64岁、65~74岁常住人口共8 544人,其中 12岁、13岁、14岁、15 岁年龄组各1 920 人,成年人每年龄组 288 人,男女各半,城乡各半。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状况检查标准,使用WHO推荐的CPI探针检查全口牙牙龈出血、牙石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pidata软件,采用SAS9.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岁、13岁、14岁、15岁、35~44岁、55~64岁、65~74岁人群牙龈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43.75%、42.76%、49.06%、39.38%、81.94%、90.97%、84.03%,人均有牙龈出血的牙齿数分别为1.95、2.07、2.59、2.39、9.62、10.36、9.98。12岁、13岁、14岁、15岁人群,牙龈出血检出率和人均检出牙数在12、13岁接近,14岁最高,15岁牙龈出血检出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5~44岁、55~64岁、65~74岁人群牙龈出血检出率和人均检出牙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到老年人群(65~74岁)牙龈出血检出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岁、13岁、14岁、15岁、35~44岁、55~64岁、65~74岁人群牙石的检出率分别为40.57%、41.09%、45.05%、54.84%、98.96%、97.22%、92.01%,人均有牙石的牙齿数分别为1.61、1.71、2.14、3.52、20.30、20.55、17.26。牙石检出率和人均检出牙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到老年人群(65~74岁)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个年龄组牙龈出血和牙石的检出情况,35~74岁各年龄组牙石的总检出率城市高于农村(χ2=4.409,P=0.036),总人均牙数男性高于女性(t=4.50,P < 0.001);其余城乡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东省12~74岁上述的7个年龄组人群牙龈出血和牙石检出率高,提示口腔卫生不良和牙龈炎症在广东省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

  • 基础研究
  • 李婧, 程梁, 郭吕华, 李彤, 杨沫扬, 王俊妹, 吴哲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58-16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银杏叶中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ISO(1~10 μM),研究其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及评估各作用浓度ISO的细胞毒性,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staining,TRAP)染色及骨片吸收效果判定其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过程的标志性基因: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MMP-9);分化相关转录因子:原癌基因c-Fos(proto-oncogene protein,c-Fos)、核转录因子激活的T细胞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oplasmic 1,NFATc1)的表达及破骨细胞分化下游因子NF-κB p65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的ISO(1~10 μM)对RAW264.7细胞无细胞毒性,并且能抑制TRAP活性,减少骨吸收陷窝数量,在浓度为10 μM时最为显著; ISO能显著降低TRAP、Ctsk、MMP-9、 c-Fos、NFATc1及NF-κB p65的mRNA表达。结论 ISO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经典NF-κB通路的抑制有关。

  • 刘影, 高杰, 吴补领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66-17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应用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并对细胞进行鉴定。方法 选取18~26岁健康人因正畸或阻生而拔除的健康、完整、无龋坏的牙齿30颗,采用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并通过对细胞的形态观察、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多向分化能力检测和生长曲线检测等方法鉴定人牙髓干细胞。结果 对人牙髓组织经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得到的细胞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生长曲线为S型,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CD29、CD44、CD90表达阳性,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D45、CD106表达阴性,同时细胞具有多向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 应用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可以从人牙髓组织中成功原代培养人牙髓干细胞。

  • 临床研究
  • 申俊, 孟文霞, 姜啸, 王炫, 殷操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71-17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剥脱性龈炎患者的临床牙周状况,探讨影响其牙周健康的临床指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选择42例剥脱性龈炎患者为病例组,病例组经组织学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测,25例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OLP组),17例诊断为口腔黏膜良性类天疱疮(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MMP)(MMP组)。以剥脱性龈炎患者的健康家属为对照组,检测牙周临床指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剥脱性龈炎患者就诊以中年女性居多。OLP组、MMP组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阳性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OLP组探诊深度(χ2=53.058, P<0.001)、临床附着水平(χ2=30.292,P<0.001)和探诊出血阳性率(χ2=50.003,P<0.001)高于对照组;MMP组探诊深度(χ2=32.989,P<0.001)、临床附着水平(χ2=32.470,P<0.001)和探诊出血阳性率(χ2=36.236,P<0.001)高于对照组。剥脱性龈炎病例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与探诊深度(rs=0.523,P<0.001)和探诊出血阳性率(rs=0.377,P=0.014)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剥脱性龈炎患者牙周病变程度更重,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治疗。

  • 张娟, 王雅欣, 孙超, 周广超, 杨连丰, 吴大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75-17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成人下颌磨牙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 IANC)的关系。方法 收集236名中国成人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4.6测量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的各个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分析其与性别的关系。结果 男性两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7.34 ± 2.07) mm、(6.69 ± 2.08) mm;女性两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6.47 ± 2.22) mm、(5.94 ± 2.11) mm;男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7.29 ± 1.30) mm、(7.40 ± 2.33) mm、(9.97 ± 2.19) mm;女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6.08 ± 2.57) mm、(6.35 ± 2.40) mm、(9.01 ± 2.90) mm。男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为(4.09 ± 1.64) mm;女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为(3.89 ± 1.76) mm;男性两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5.14 ± 2.08) mm、(4.39 ± 1.85) mm;女性两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3.78 ± 1.69) mm、(3.24 ± 1.72) mm。相同性别患者的左侧与右侧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各同名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下颌第一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大于女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舌侧根尖至IANC的距离最大,远中颊侧根尖至IANC的距离大于双根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根尖至IANC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男性双根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大于女性(P < 0.05)。下颌第二磨牙任何一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小于同性别下颌第一磨牙任何一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P < 0.05)。结论 成人下颌第一磨牙和双根下颌第二磨牙根尖至IANC的距离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同名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大于女性,下颌第二磨牙根尖至IANC的距离小于下颌第一磨牙。

  • 崔涛, 杜雨晴, 宋宇, 孙志涛, 侯凤春, 于艳玲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80-18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CBCT测量并比较不同矢状骨性错颌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相关参数(体积、表面积、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从青岛市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资料库筛选骨性错颌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分为骨性Ⅰ类、Ⅱ1类、Ⅲ类,各30例。将样本的CBCT影像以DICOM3.0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存储,用软件Mimics10.01读取并进行髁突三维重建,测量上述相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左、右侧髁突的相关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髁突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髁突关节上间隙,骨性Ⅰ类与骨性Ⅱ1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骨性Ⅱ1类与骨性Ⅲ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同矢状向骨性错颌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位置具有一定差异性。

  • 防治实践
  • 陈霜, 曾晓娟, 刘秋林, 陈柏霖, 陈贝斯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84-18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患龋状况的关系,为后续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口腔健康促进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月-12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金洲社区抽取200户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对家庭成员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口腔健康行为等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患龋的关系。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后,每月购买含糖饮料量 > 1 000 mL、家庭成员有偶尔刷/不刷牙者、母亲刷牙每天 < 2次、母亲过去一年无定期口腔检查、母亲饮用含糖饮料每天≥1次及口腔健康态度与知识评分低、父/母亲学历为大专及以下、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家庭儿童患龋率高。每月购买含糖饮料量 > 1 000 mL的家庭儿童患龋风险是每月购买含糖饮料量≤1 000 mL的2.20倍(P < 0.05)。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患龋存在一定影响。

  • 综述
  • 罗涛, 邹玲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89-19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常规根管治疗对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大面积根尖周病变、颊舌侧穿通病变等患牙疗效不佳。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能显著提高这类疾病的根尖外科手术成功率。本文对众多植骨材料、膜性材料、调控因子在不同类型根尖周疾病的根尖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霍媛媛, 韩轩, 李雨庆 综述, 邹静 审校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195-19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龋病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口腔微生物群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无定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宏组学技术的应用为龋病病因研究和龋病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与龋病相关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及宏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高岩, 刘影 综述, 周磊, 徐淑兰 审校
    口腔疾病防治. 2018, 26(3): 200-20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8.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纳米二氧化钛因其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纳米颗粒的特点,使其在空气净化、废水处理以及自清洁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二氧化钛光催化作用作为一种新型钛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得到深入的研究。二氧化钛纳米线相对纳米颗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具有较高的电荷载流子传输效率,使其具有较强的电荷收集效率,可使光生载流子在纳米线中沿着一维的长轴方向传递,从而减少了光电子的损失,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因此二氧化钛纳米线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光催化作用原理、制备方法、光催化影响因素、毒性及其光催化应用方面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