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2019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4-20
  

  • 全选
    |
    目录
  •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04-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宋应亮,张思佳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05-21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2017年全世界有4.51亿(年龄18~99岁)糖尿病患者,预测至2035年这个数字将达5.92亿人,而糖尿病患者的一系列并发症常会导致其口腔相关的血管与骨组织病变,因此口腔种植科医生亟需了解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为其提供最佳的治疗方式。对于口腔种植医生而言,对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治疗目前仍存在以下几项难题:① 糖尿病患者拔牙后牙槽窝愈合缓慢,常需辅以引导骨再生术,从而延长治疗周期,增加患者痛苦;② 糖尿病患者牙槽植骨后新骨生成率低;③ 糖尿病患者牙种植体取得有效骨结合所需时间长,效果差;④ 糖尿病患者牙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受血糖水平影响,维护不易。目前的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当血糖水平得到很好控制时(HbA1c ≤ 6%),种植体的远期成功率是可预期的。本文将对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韦曦,刘红艳,韩雨晴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12-21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激光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其作为疾病治疗的新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Nd: YAG激光和Er: YAG激光作为两种代表性的固体激光器,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是目前牙科治疗中的研究热点。Nd: YAG激光和Er: YAG激光已被应用于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及龋病治疗、根管治疗、活髓保存和根尖手术等,是牙体牙髓疾病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Nd: YAG激光和Er: YAG激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 基础研究
  • 杨婷,张婉婷,李贝贝,董英,曹宏飞,赵今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19-22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3~5 岁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以及基因型与儿童龋病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博州地区儿童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样本库中分层随机抽取 90 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高龋组(龋失补牙数 ≥ 5)45 名,无龋组(龋失补牙数=0)45 名,每组中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儿童各 15 名,收集牙菌斑样本,用轻唾-杆菌肽琼脂培养基和脑心浸液培养基培养变形链球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进一步分离鉴定临床分离株,并通过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基因型分布。结果 在 90 名受检儿童中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为 75.5%,高龋组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为 86.7%,高于无龋组的 64.4%(P=0.014)。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间比较时,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本实验共获得 549 株变形链球菌临床菌株,发现 113 种不同的基因型。高龋组中 61.5%的个体携带超过一种以上的变形链球菌基因型,无龋组有 37.9%的个体具有一种以上的基因型,高龋组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高于无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Spearman 相关分析表明,三民族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与龋敏感度呈正相关(r=0.258,P=0.034)。结论 博州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在高龋组与无龋组间分布有差异,在民族间无差异,高龋组群体中存在的变形链球菌比无龋组拥有更多的基因型数量,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能相关。

  • 钟文德,刘荣静,管红兵,陈广盛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26-23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株SCC1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为舌鳞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基础。方法 单纯DMEM培养液培养的SCC15细胞为对照组,加入20 mg/mL黄芩苷溶液培养的SCC15细胞为黄芩苷组。2组细胞分别以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ranscription activator 3,STAT3)磷酸化水平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黄芩苷组细胞迁移能力降低(t=4.927,P=0.008);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黄芩苷组G0/G1期增高(t=9.893,P=0.001),S期降低(t=8.528,P=0.001),G2/M期降低(t=3.550,P=0.024);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黄芩苷组SCC15细胞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t=8.262,P=0.001)。结论 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SCC15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STAT3通路磷酸化活性有关。

  • 胡蓓蓓,白海,贾婉萍,梁永强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31-23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对邻面去釉后再矿化的效果,为临床使用纳米羟基磷灰石预防邻面去釉后牙釉质脱矿提供基础参考。方法 收集新鲜拔除的前磨牙40颗,邻面去釉并用砂条抛光处理后自牙冠冠状面切开,每颗牙齿制成两个标本,共80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组、多乐氟组、护牙素组、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经体外pH循环30 d后,应用显微硬度仪对去釉面处理前后分别进行检测,扫描电镜观察并用X线能谱仪分析釉质表面元素。结果 实验后4组邻面去釉标本显微硬度值,空白组为(128.18 ± 6.89)kg/mm2、多乐氟组为(216.75 ± 9.87)kg/mm2、护牙素组为(198.88 ± 4.76)kg/mm2、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为(218.44 ± 7.88)kg/mm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14,P<0.001);两两比较发现,多乐氟组和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比值空白组(1.39 ± 0.08)、多乐氟组(1.70 ± 0.11)、护牙素组(1.54 ± 0.12)、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1.71 ± 0.1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39,P< 0.001);两两比较发现,实验后多乐氟组与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乐氟、护牙素、10%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去釉后的牙釉质再矿化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0%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再矿化作用与多乐氟相当。

  • 临床研究
  • 林琳,段宁,王翔,宋月凤,王文梅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36-24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RAU)、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 BMS)的联系,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7—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门诊就诊的普通性RAU、顽固性RAU、OLP、BMS患者各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名无重大系统性疾病和口腔黏膜疾病且年龄、性别等与试验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状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the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GAD-7)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 PHQ-9)。结果 顽固性RAU、普通性RAU、OLP、BMS与对照组相比,PHQ-9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顽固性RAU、OLP、BMS与对照组相比,GAD-7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AU组中,顽固性RAU的GAD-7得分高于普通性RA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PHQ-9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U、OLP、BMS作为口腔黏膜病科常见的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关系,顽固性RAU患者的焦虑倾向比普通性RAU患者显著。

  • 陈婧娉,吴补领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41-24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下颌第一磨牙颊-頜-舌(bucco-occluso-lingual, BOL)嵌体修复后模型内部的应力分布,为BOL嵌体在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将Micro-CT扫描技术与Mimics、UG、Ansys、Midas-FEA等软件相结合,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BOL嵌体修复模型,赋予嵌体IPS e.max CAD材料参数,以完整牙为对照,得到同等载荷条件下的Von-mises应力分布云图,对各模型内部的应力分布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完整牙应力在牙冠部主要集中在頜面的中央裂沟,BOL嵌体修复后牙体洞型的应力主要集中在窝洞的近远中洞壁、轴髓线角和龈壁,嵌体的应力主要分布在嵌体底部、轴壁和龈壁。结论 BOL嵌体修复改变了完整牙体模型内部的应力分布状况,从而改善了頜面窝沟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对于牙隐裂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 防治实践
  • 李婷婷,姜葳,潘悦萍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46-24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机用镍钛器械 Protaper Universal(PU)和M3-L在预备树脂模拟弯曲根管内的成形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个树脂模拟弯曲单根管,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PU镍钛锉和M3-L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记录根管预备时间、预备前后根管长度以及根管偏移量。结果 M3-L组在第4~7个测量位点测得的偏移量均小于PU组(P < 0.05),在其余测量位点测得的两组偏移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3-L组预备根管前根管长度为(14.90 ± 1.92)mm,预备根管后长度为(14.57 ± 1.13)mm,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8,P=0.058);PU组预备根管前根管长度为(14.53 ± 1.53)mm,预备根管后长度为(14.28 ± 1.39)mm,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P=0.124);M3-L组[(110.15 ± 10.43)s]平均预备时间少于PU组[(330.48 ± 12.62)s](P < 0.05)。结论 M3-L镍钛锉比PU镍钛锉在进行根管弯曲部位预备时具有较好的中心定位能力,且较省时。

  • 张宁,胡月,乔春燕,及昕,韩茹钰,孙兰芳,李明贺,韩成敏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50-25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1例上唇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为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吉林大学口腔医院1例上唇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整理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病理特点及预后资料,同时结合文献对此类病例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左上唇一无痛性肿物1月余,行上唇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物为由Warthin瘤及黏液表皮样癌组成的杂交瘤,患者术后34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该类病例临床资料有限,经系统的治疗后,大多预后较好,未见复发及转移,生存率较高。结论 上唇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的杂交瘤临床罕见,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扩大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较低。

  • 综述
  • 王峥,程磊,周学东,任彪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55-25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放射性龋坏是头颈部癌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是在放疗后发生的一种进展快速、范围广泛的牙体组织破坏性疾病。目前认为,唾液腺功能障碍、放射线对牙齿的直接破坏等是放射性龋坏的主要致病因素。本文将从放射性龋坏发病机制,尤其是放疗对口腔龋病相关微生物的影响等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现有的研究结果发现,放疗后口腔微生物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一些龋病相关微生物如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数量及比例升高,毒力增强,说明放疗引起的口腔微生物的变化在放射性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李珍珍,刘姗姗,张凯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60-26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龋病是一种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动态感染性疾病,可同时影响乳牙及恒牙的生长。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5岁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患病率达到70.9%,呈现上升趋势。了解ECC的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对预防ECC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ECC的流行状况、病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简要综述。文献综述结果表明,我国ECC患病率高、地区差异性较大,主要相关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行为习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

  • 郭笑,杜信眉,程磊,周学东,李明云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64-267.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D-丙氨酸是L-丙氨酸的手性分子,在细菌个体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和磷壁酸等的构成以及孢子的出芽和呼吸代谢等过程; 在细菌群落中,D-丙氨酸参与生物膜的形成与调节。D-丙氨酸在细菌中的功能和代谢存在特异性,其代谢通路中的酶和基因可作为药物的靶向位点。本文对D-丙氨酸的合成,在细菌中的代谢及功能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探讨D-丙氨酸与变异链球菌致病性的关系,以期为抗龋药物候选靶向位点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现有研究结果表明,D-丙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酶及相关基因在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作为靶点设计抗龋药物。

  • 胡慧婷,于凤麟,赵月萍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4): 268-272.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是一种来源于牙髓组织的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成牙本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元性细胞等多种细胞,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试验及临床前期研究,是口腔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影响DPSCs生物学特性的因素作一综述。文献综述结果表明,组织来源、培养方法、不同环境及诱导条件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DPSCs生物学特性,这对牙髓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