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2021年, 第29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1-09-20
  

  • 全选
    |
    目录
  •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576-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陶谦,黄韵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577-58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腮腺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s of parotid)在临床多见,病情反复,治疗效果欠佳。本文参阅“腮腺反复肿胀”相关文献,结合个人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从病因学的角度将腮腺阻塞性疾病分为机械性阻塞、特异性阻塞和非特异性阻塞3大类,并引入流体力学的原理解释腮腺阻塞的机制,针对不同病因提出改变腮腺微流场中唾液流动状态,减少流动阻力以解除阻塞的治疗新思路:传统的结石取出可清除导管内机械性阻塞,药物促进唾液分泌以改变唾液粘滞度,内镜下扩张导管或放置支架以扩大管径,选择性栓塞侧支导管以减少流场中高压区和低速区等等,这些方法均能有效提高唾液流动速率,减少唾液滞留和腮腺阻塞的发生。

  • 基础研究
  • 唐明玥,胡奥,蔡卜磊,高晔,刘富伟,吕前欣,靳丹,侯燕,王乐,张周阳,孔亮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584-59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the casein kinase 2 interacting protein-1,CKIP-1)基因对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为颅颌面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6月龄雄性CKIP-1基因敲除小鼠(KO)作为实验组,野生型小鼠(WT)作为对照组,用Micro-CT对小鼠颅颌面部硬组织(顶骨、鼻骨、切牙、磨牙)的骨量进行分析,另外用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颌面部软组织(鼻软骨、唇黏膜、舌)的组织形态差异。结果 CKIP-1基因可负调控小鼠颅颌面骨松质骨的骨量及牙齿的牙本质矿化,相较WT小鼠,KO小鼠的顶骨板障层厚度增加93%,而皮质骨未见明显差异;鼻骨松质骨厚度增加160%,皮质骨无显著差异;牙釉质厚度未见异常,但牙髓腔变小,牙本质厚度增加48%;HE及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发现KO小鼠的鼻翼软骨板厚度增加57%,并发现局部出现异常骨化;唇黏膜角化层增厚170%;舌肌肌纤维直径增加45%。结论 CKIP-1基因对小鼠颌面部多种软硬组织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高也,吕学超,高雪峰,刘宇昊,刘英群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591-59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两种止血剂对不同粘接系统下乳牙牙本质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72颗滞留乳磨牙,其中48颗用于构建微渗漏模型,另外24颗沿近远中切开后得48个样本,构建剪切粘接强度实验模型。两实验模型均分为A、B 2组,A组即全酸蚀组:A1组(ViscoStat止血剂+NT全酸蚀粘接剂)、A2组(ViscoStat Clear止血剂 + NT全酸蚀粘接剂)、A3组(无止血剂 + NT全酸蚀粘接剂);B组即自酸蚀组:B1组(ViscoStat止血剂+3M通用型粘接剂)、B2组(ViscoStat Clear止血剂 + 3M通用型粘接剂)、B3组(无止血剂 + 3M通用型粘接剂)。分别进行微渗漏实验和剪切粘接强度实验,扫描电镜观察断裂面形态。 结果 A1、A2、A3 3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1、B2、B3 3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1、A2、A3组剪切粘接强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1和B2组剪切粘接强度值显著低于B3组(P < 0.05),B1和B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ViscoStat止血剂和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对不同粘接系统下乳牙牙本质的边缘封闭性无影响。两种止血剂会明显降低自酸蚀粘接剂对乳牙牙本质的剪切粘接强度,对全酸蚀粘接剂的剪切粘接强度无影响。

  • 陈红星,刘思瑶,黄雨亭,潘爽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596-60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洞缘角对磨牙牙合面Ⅰ类洞复合树脂充填后应力分布的影响,为Ⅰ类洞形制备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3个洞缘角角度(A组90°、B组120°、C组135°)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Ⅰ类洞复合树脂充填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热膨胀法模拟复合材料的聚合收缩,分析在聚合收缩和咬合载荷(600 N)的共同作用下,修复模型在应力和位移分布方面的力学行为。结果 窝洞尺寸相同的Ⅰ类洞,3种洞缘角度(其中B组、C组洞缘釉质斜面宽度为1 mm)的窝洞复合树脂修复后,A组修复模型总体及牙釉质的最大应力小于B组和C组修复模型总体及牙釉质的最大应力;3组牙本质和粘接剂的最大应力相近;C组复合树脂的最大应力最大,B组复合树脂的最大应力最小。从应力分布看,各修复模型中,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洞缘牙釉质、牙釉质-牙本质界面和修复材料边缘。结论 复合树脂充填磨牙牙合面Ⅰ类洞时,从减少剩余牙体组织应力的角度看,90°的洞缘角即无釉质斜面预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窝洞预备方式。

  • 临床研究
  • 张冲冲,辛雨琪,刘茂朋,苑洪,曹钟义,章杰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604-61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Yu瓣和Karapandzic瓣修复下唇2/3以上缺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下唇肿瘤与血管畸形手术切除后下唇缺损达2/3以上患者10例,5例采用Yu瓣修复(Yu瓣组),5例采用Karapandzic瓣修复(Karapandzic瓣组),术后随访至少1年,对重建的下唇进行形态评价(口角对称、小口畸形、唇红暴露)和功能评价(唇部感觉功能、唇部运动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皮瓣均存活,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采用Yu瓣或Karapandzic瓣重建的下唇获得相似的令人满意的口腔功能:感觉功能基本恢复,言语、表情无明显障碍,无口水外漏现象发生;Yu瓣组1例出现轻微小口畸形,Karapandzic瓣组2例有轻微小口畸形,3例有中度小口畸形;90%(9/10)患者对术后效果非常满意,Karapandzic瓣组1例基本满意。结论 Yu瓣和Karapandzic瓣均可用于修复下唇2/3以上缺损,效果可靠,这两种方法可以取得相似的术后口腔功能,但在美观方面Karapandzic瓣逊色于Yu瓣,常有小口畸形情况发生,而使用Yu瓣修复一般可保持原有口裂的大小。

  • 李芳芳,孟箭,庄乾伟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611-61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聚多卡醇硬化治疗成人巨大唇颊部微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巨大唇颊部微静脉畸形的5例患者。使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瘤体内注射治疗,注射3周后复诊,对于临床症状未缓解,MRI检查示病灶残留 > 25%,或症状稳定后再次复发,则需再次治疗。治疗终点为:①临床症状消退且MRI检查显示病灶残留 < 25%;②连续治疗4次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③放弃治疗者。结果 5例患者完成全程治疗,注射治疗次数为2~4次,参照Achauer标准评价疗效,达Ⅰ级疗效者1例,Ⅱ级疗效者2例,Ⅲ级疗效者2例。其中1例患者术前病灶出现糜烂出血,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病灶处出现色素沉着,其它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成人巨大唇颊部微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且对自发性出血的微静脉畸形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 贾璟博,任娟,王小琴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617-62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骨性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与下颌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及牙齿颊舌向倾斜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2例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的CBCT资料,根据GoGn-SN角分为3组,高角组19例、均角组22例、低角组21例,用Dolphin imaging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测量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和基骨弓宽度及牙齿颊舌向倾斜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组下颌各段牙弓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患者的下颌尖牙间基骨弓宽度和第一前磨牙间基骨弓宽度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P< 0.05);高角组患者的尖牙颊舌向倾斜度和第一前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P< 0.05)。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与颊舌向倾斜度在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表明:下颌尖牙间基骨弓宽度、第一前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与GoGn-SN角呈负相关;排除下颌牙弓宽度和基骨弓宽度的影响,下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与GoGn-SN角间仍然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骨性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间的基骨弓宽度差异主要体现在尖牙段和前磨牙段,牙体颊舌向倾斜度的差异主要是对下颌平面角的不同进行代偿。临床中应针对差异采用个体化方案以达到矫治的长期疗效。

  • 霍静怡,詹维晟,郝亮,任杰,王敏,罗云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624-62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引导树脂粘接技术对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治疗效果,为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对76例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用流体树脂进行引导树脂粘接治疗,使用特殊的触点成型线辅助触点成型,粘接在橡皮障环境下使用流动树脂用全酸蚀技术进行;治疗后按“完全不塞”=3、“改善明显”=2、“轻微改善”=1、“完全没变化”=0的评分标准对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分,并在12个月内对患者感受进行随访。记录1~3分为有效,统计不同时间点有效率。结果 在治疗当天、治疗后1、3、6、12个月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分别为2.47、2.21、1.79、1.30、0.97。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当天有效率达到91.78%,在半年内维持50%以上。树脂脱落或断裂的患者经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重新改善。结论 引导树脂粘接技术可即刻缓解垂直型食物嵌塞症状,在短期内持续有效。对树脂脱落或断裂的进一步处理有助于巩固其疗效。

  • 综述
  • 陈静,陈文川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629-63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氢氟酸是常见的玻璃陶瓷修复体粘接前的表面处理剂,但使用氢氟酸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寻找氢氟酸替代物一直是研究热点。四丁基双氟氢氟化铵是一种氟化物,化学活性低于氢氟酸,所以安全性更高,对玻璃陶瓷表面形态改变也更小、更表浅。目前,大多数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病例报告表明,四丁基双氟氢氟化铵表面处理后的玻璃陶瓷的机械强度、粘接强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并且四丁基双氟氢氟化铵在部分国家已经作为氢氟酸替代物用于临床。将来,还可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改进含四丁基双氟氢氟化铵的瓷表面处理剂的性能,或者研究出更多的氢氟酸替代物。本文从对玻璃陶瓷的表面形态、机械强度、粘接强度的影响方面,对四丁基双氟氢氟化铵作为氢氟酸替代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黄彦楠,程磊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634-637.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纳米材料通常是指直径1~100 nm的微小颗粒,往往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是牙科生物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纳米磷酸钙盐改性牙科材料在窝沟封闭、牙体树脂修复、牙体粘接、根管封闭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表明,纳米磷酸钙盐改性后的牙科材料具有更强的机械性能,还显示出钙磷离子长期释放和较好的离子再充能力,能够有效促进牙体硬组织再矿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研究难以准确模拟口腔内的复杂环境,因此,纳米磷酸钙盐改性牙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及在临床运用的效果等仍需进一步验证。本文就近年来纳米磷酸钙盐改性牙科材料在牙体牙髓疾病防治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 周泽瑛,张静月,牛菊,刘丹丹,赵文迪,刘晓秋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638-64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牙科树脂材料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治疗,但树脂材料的聚合收缩易造成微渗漏,并积聚细菌菌斑,导致牙体组织出现继发龋。赋予牙科树脂材料抗菌性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牙科树脂材料中添加抗菌剂是赋予其抗菌性能的主要方法。抗菌剂主要分为释放型、非释放型及混合型三大类。抗菌效果方面,抗菌剂的选择及添加量会影响牙科树脂材料的抗菌性能及机械性能;抗菌剂的口内长期抗菌效果有待验证;抗菌剂或其他环境因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产生休眠状态的持留菌。近年来,研究学者致力于通过抗菌剂的改性来增强抗菌效果。除此之外,通过载体缓释抗菌剂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对牙科树脂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欧燕珍,李保胜,蔡青,姜佳杨,金卓华,孟维艳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9): 644-64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0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症成为老年保健的重要挑战。尽管一直在寻找解决认知下降的方法,但尚未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来自临床、流行病学和动物研究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咬合不协调导致的咀嚼功能障碍被认为是造成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发生率增加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机制涉及营养摄入改变、脑血流量减少、引起慢性压力应激、影响海马形态功能等方面。因此,维护和充分恢复整个咀嚼系统对于预防认知能力下降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