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防治-栏目: 基础研究 栏目: 基础研究 https://www.kqjbfz.com zh-cn https://www.kqjbfz.com/CN/current.shtml https://www.kqjbfz.com 5 <![CDATA[毛兰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https://www.kqjbfz.com/CN/abstract/abstract1506.shtml 目的 探讨毛兰素(Erianin)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OSCC的临床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使用0、2.5、5、10 μmol/L浓度的毛兰素处理OSCC细胞CAL27和SCC9;采用CCK-8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毛兰素对OS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毛兰素在OSCC细胞中对抗凋亡相关蛋白 B细胞淋巴瘤-超大(B-cell lymphoma-extra large,Bcl-xL)、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及凋亡蛋白裂解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 3, c-Caspase 3)表达的影响。通过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进一步分析毛兰素在OSCC细胞中的促凋亡效应。通过质粒转染构建过表达Mcl-1的CAL27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和caspase 3活性测定分析Mcl-1对毛兰素作用于CAL27细胞的影响。获得湖南省肿瘤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审批,构建CAL27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n = 5),给药组腹腔注射毛兰素(25 mg/kg),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和Mcl-1的表达水平。结果 毛兰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AL27和SCC9细胞的增殖,并下调了Mcl-1 的蛋白表达,而对Bcl-2 和Bcl-xL 的影响较小。此外,毛兰素诱导OSCC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c-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aspase 3的活性增强(P<0.001)。过表达Mcl-1则可以抑制毛兰素诱导的c-Caspase 3蛋白水平的增加及caspase 3活性水平。体内实验结果与体外一致,毛兰素处理后,CAL27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受到抑制(P<0.001),肿瘤组织中增殖相关分子Ki67及抗凋亡分子Mcl-1的表达水平下调(P<0.001)。结论 毛兰素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能够有效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并促使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下调促存活蛋白Mcl-1的表达水平。

]]>
<![CDATA[表面处理对激光非破坏性拆除氧化锆修复体后牙本质再粘接效果的影响]]> https://www.kqjbfz.com/CN/abstract/abstract1507.shtml 目的 探讨使用Er: YAG激光拆除修复体后,牙本质表面的变化及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牙本质再粘接效果的影响,为口腔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制作氧化锆试件(4 mm × 4 mm × 1.5 mm)102个。收集拔除人阻生第三磨牙110颗,制备牙本质块(4 mm × 4 mm × 2 mm)102个。将氧化锆试件与牙本质块用树脂水门汀粘接后,而后用Er: YAG激光拆除。随机选取3个拆除后的牙本质块,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分析牙本质表面元素组成。将拆除后牙本质块随机分成3组(n = 33),分别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喷砂组(颗粒大小为50 μm Al2O3喷砂处理)、激光照射组(Er: YAG激光照射,参数为10 Hz,60 mJ,0.6 W)。各组随机选取3个牙本质块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各组剩余30个牙本质块使用光学体式显微镜,在20倍下观察牙本质表面残留的树脂,用树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法计分。而后使用树脂水门汀按照标准程序与3组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牙本质块再粘接,形成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n = 30),每组再分为两个亚组进行老化(n = 15),其中一亚组进行37 ℃恒温水浴 24 h,另一亚组 37 ℃恒温水浴24 h后再接受5 000次冷热循环,测量各组微剪切粘接强度,并分析断裂模式。比较3组牙本质表面ARI组间差异及粘接强度、断裂模式的组间差异以及组内老化前后差异。结果 Er: YAG激光拆除氧化锆,牙本质表面未见明显损伤,但牙本质内C元素及Si元素显著增加。经过不同表面处理后,喷砂、激光照射组ARI低于对照组(P<0.05),而喷砂组与激光照射组间A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本质表面形貌也呈现出差异:对照组牙本质表面可见牙本质表面残留大量树脂;喷砂组残留树脂较少,牙本质表面粗糙,可见牙本质小管;激光照射组牙本质表面可见块状残留树脂。经37 ℃恒温水浴 24 h后,对照组、喷砂组、激光照射组粘接强度分别是(6.13 ± 2.40)MPa、(9.39 ± 2.00)MPa、(5.85 ± 1.44)MPa,喷砂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经37 ℃恒温水浴24 h并接受5 000次冷热循环后,对照组、喷砂组、激光照射组粘接强度分别为(5.39 ± 0.83)MPa、(8.45 ± 1.20) MPa、(4.84 ± 1.43)MPa,喷砂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对照组、喷砂组、激光照射组经37 ℃恒温水浴 24 h后,5 000次冷热循环前后粘接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喷砂组、激光照射组均未出现内聚断裂,断裂模式主要为粘接断裂,5 000次冷热循环前后,喷砂组混合断裂频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Er: YAG激光拆除氧化锆未对牙本质造成损伤,但拆除后牙本质表面会残留大量树脂。通过50 μm Al2O3喷砂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这些残留树脂,从而改善牙本质再粘接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