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2016年, 第2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6-10-20
  

  • 全选
    |
    目录
  •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60-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董艳梅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61-56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根管治疗后出现根尖周病变或原有根尖周病变持续存在,在临床上往往被认为是根管治疗失败。对于这类根管治疗后病变的处理,首先要明确诊断,确定病因,方能为再治疗时机和方法的决策提供依据。临床上,根管治疗失败多与前次根管治疗的质量、患牙病变的性质及患牙存在伴发病变有关。本文将从上述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为临床医生处理根管治疗后病变提供诊断思路和再治疗方法的选择。

  • 专栏论著
  • 郑有华,张志光,曾融生,杨小平,何一青,苏凯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67-57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致颜面部畸形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以及术后美容及对术后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总结82例颞下颌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其中良性肿瘤54例(骨瘤17例,骨软骨瘤8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21例,成釉细胞瘤3例,软骨瘤和骨巨细胞瘤各2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瘤样病变25例(髁状突增生或肥大23例,髁状突囊性变2例);恶性肿瘤3例。61例以面部畸形而就诊。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21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行滑膜软骨瘤病变摘除术;以面部畸形而就诊的61例病例手术方式包括:①单纯施行肿瘤或瘤样病变切除34例;②肿瘤切除加即刻肋骨肋软骨移植9例;③患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体外切除髁状突肿瘤后升支再植入3例;④髁状突下升支后缘“L”形截骨术3例;⑤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4例;⑥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3例;⑦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加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术摆正平面术3例;⑧部分或半侧下颌骨切除2例。术后随访6个月~10年。结果 以面部畸形而就诊的61例病例,58例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病例均无复发;53例患者术后面容恢复基本对称,咬合关系正常,开口度正常,咬合功能得到恢复。但是,单纯行髁状突切除患者中,2例手术后咬合不稳定而出现一系列症状,3例面容改善不理想。3例恶性肿瘤,2例情况稳定,1例死亡。结论 单纯切除颞下颌关节肿瘤与瘤样病变是主要的手术方式,但少量病例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恢复正常的面形、咬合关系和颞下颌关节功能。

  • 基础研究
  • 孙晓玲,王鹏,曹玉梅,刘树泰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74-577.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3种市售乳制(饮)品对离体乳牙牙釉质的脱矿作用,为儿童合理选择饮用乳制(饮)品提供依据。方法 将离体乳牙浸泡在奶粉液(奶粉液组)、酸奶(酸奶组)、果汁型乳饮品(果汁型乳饮品组)、蒸馏水(蒸馏水组)等乳制(饮)品中1周,用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经不同乳制(饮)品浸泡后乳牙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用维氏显微硬度仪测定并比较乳牙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 3种乳制(饮)品均可导致离体乳牙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下降(P<0.05)。不同乳制(饮)品对离体乳牙牙釉质脱矿作用程度不同(F = 20.14,P < 0.05),果汁型乳饮品浸泡后的乳牙(果汁型乳饮品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最低,其次是奶粉液组和酸奶组。离体乳牙经3种不同乳制(饮)品浸泡1周后,其釉质表面均有不同程度脱矿现象,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釉质表面形态不规则,釉柱出现裂纹、空洞等溶解脱矿现象,局部可见蜂窝状或深坑样外观。结论 各种乳制(饮)品均可导致乳牙牙釉质不同程度的脱矿,其中果汁型乳饮品脱矿较为严重。

  • 刘海霞,陈璇,邹玲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78-58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roRoot MTA和iRoot BP Plus 2 种盖髓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方法 采用改良直接接触实验(direct contact test,DCT),将新鲜配制的ProRoot MTA和iRoot BP Plus固化7 d后研磨成粉末,分别以200 g·L -1质量体积比浸泡于去离子水中7d,用pH计测量各材料浸提液上清pH值。取浸提液无菌上清与变异链球菌的菌悬液分别混合培养24 h,酶标仪测量各组混合液600 nm的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结果 2种材料浸提液上清pH值均介于12~1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133,P = 0.899);2种材料均表现出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P<0.05),且iRoot BP Plus的抑菌作用强于ProRoot MTA(P<0.05)。结论 iRoot BP Plus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ProRoot MTA。

  • 临床研究
  • 赵继刚,梁景章,黄艳阳,张磊涛,潘文仪,钟小强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82-58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牙槽嵴顶入路环形骨块内嵌式窦底提升与常规上颌窦外提升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将骨量严重缺失(窦嵴距离≤4 mm)患者80例共120个上颌窦,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个上颌窦。分别通过牙槽嵴顶入路(牙槽嵴顶入路组)和上颌侧壁开窗入路(上颌侧壁开窗入路组)2种不同入路途径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半年后植入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半年后行永久修复。比较2组上颌窦窦膜穿孔情况、手术时间、患者痛苦指数、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结果 牙槽嵴顶入路组术后无一例出现鼻孔流血现象,窦膜穿孔率为0,上颌侧壁开窗入路组有2例术后鼻孔少量流血,窦膜穿孔率为3.33%;牙槽嵴顶入路组手术时间为(42.82 ± 3.46)min,明显少于上颌侧壁开窗入路组的(88.38 ± 4.3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5.237,P = 0.001);牙槽嵴顶入路组痛苦指数4.20 ± 0.68,低于上颌侧壁开窗入路组6.34 ± 0.4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056,P = 0.003);牙槽嵴顶入路组平均提升高度为(12.44 ± 2.48)mm,上颌侧壁开窗入路组平均提升高度为(12.28 ± 2.87)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908,P = 0.390);牙槽嵴顶入路组种植牙成功率为100%,上颌侧壁开窗入路组为99.03%(102/103)。结论 牙槽嵴顶入路环形骨块内嵌式窦底提升术式相比常规上颌窦外提升术式手术时间明显缩小,患者痛苦指数明显减少,并发症少;而在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种植牙成功率及窦膜穿孔率方面2组无明显差异。

  • 宓努,郭颖,杨晓喻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89-59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超薄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4例要求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112颗前牙进行超薄瓷贴面修复,追踪24个月,采用改良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瑞格(Ryge)标准,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12个月复查时有2颗贴面发现切端折裂。在24个月复查时有1颗贴面发现远中切角部分折裂;另有1颗贴面边缘可探及间隙;5颗贴面边缘有较明显着色。所有复诊病例均未出现牙敏感及牙龈炎。结论 超薄瓷贴面牙体预备量少,修复强度高,不易脱落折裂,具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 纪魁,张结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94-59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牙周炎和先兆子痫(preeclampsia, PE)之间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NKI、万方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0月31日,同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个研究,其中12个是病例—对照研究,1个为队列研究。合计5 744例患者,其中PE组1 248例,非PE组4 4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于牙周炎的孕妇发生PE的风险增加2.67倍(OR = 2.67,95%CI = 1.56~4.57,P<0.001),按牙周炎定义指标不同亚组分析显示,无论牙周炎按照牙周袋探诊深度(pocket probing depth,PPD)、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和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OR = 2.91,95%CI = 2.05~4.11,P<0.001)定义、PPD和BOP(OR = 2.33,95%CI = 1.28~4.26,P = 0.006)定义、PPD和CAL(OR = 2.8,95%CI = 1.11~7.09,P = 0.03)定义,牙周炎均为增加PE发生的危险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稳健性较好。未检测到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牙周炎是PE发生发展的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 防治实践
  • 宋宁,王苏豫,葛鑫,张百泽,王小竞,丁桂聪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99-60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学龄前牙科焦虑症患儿口腔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3~6岁牙科焦虑症患儿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行为管理,对照组采用Tell-Show-Do技术进行行为管理。通过比较2组患儿的配合程度和Frankl治疗依从性评分来评估该方法对学龄前牙科焦虑症儿童就诊行为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中,38例能配合治疗,5例不能配合,对照组中24例配合,19例不配合,试验组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χ 2 = 11.328,P<0.01);Frankl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试验组为(2.61 ± 0.82)分,对照组为(1.93 ± 0.96)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F = 1.956,P<0.01)。结论 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学龄前牙科焦虑症患儿治疗时,首先进行必要的情绪干预,而后再行无痛治疗,可纠正患儿的恐惧心理。

  • 张凤,邵龙泉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602-60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牙科酸蚀症是由酸溶解引起不可逆的牙体硬组织丧失,可以导致牙齿折断、临床牙冠丧失及咬合功能紊乱。早期诊断、及时阻断酸性物质的破坏,并根据牙体缺损情况进行相应修复是口腔医师的一项挑战。本文报道一例腭侧瓷贴面修复早期酸蚀症导致的牙体缺损,以微创配合粘接修复达到保护和修复余留牙体组织的目的。

  • 王压冲,胡德渝,董莹,涂蕊,李雪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607-61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精氨酸牙膏对成都农村儿童龋病的预防效果,以探索更好的龋病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农村地区小学,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完成受试者筛选,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含1.5%精氨酸及1 450 ppm F -的牙膏,对照组使用含1 450 ppm F -的牙膏,对2组受试者进行口腔龋病的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均通过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1年后,试验组患龋率及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乳牙新增龋失补牙数(t = 1.58,P = 0.001)、新增龋失补牙面数(t = 1.16,P = 0.001)低于对照组,恒牙新增龋失补牙数(t = 1.02,P = 0.005)、恒牙新增龋失补牙面数(t = 1.03,P = 0.002)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含1.5%精氨酸及1 450 ppm F -的牙膏较含1 450 ppm F -的牙膏对儿童龋病预防效果更显著。

  • 石建军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611-61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作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颊部、上下颌、牙齿,其牙痛性质与牙髓炎疼痛类似,临床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通过报道1例心源性牙痛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分析心源性牙痛的发生机制和鉴别诊断要点,供同行借鉴。

  • 王淑芳,任吉芳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614-61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三种药物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14岁患有牙髓感染、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的患者48例共年轻恒牙60颗,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三氧化物多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MTA组)、Vitapex(Vitapex组)、氢氧化钙糊剂(对照组)进行根尖诱导。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和6个月,MT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Vitapex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TA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 2 = 3.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MTA组和Vitapex组、Vitapex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氢氧化钙和Viatapex比较,MTA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效果更好。

  • 综述
  • 高红,王雪芹,朱俊霞,李静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617-62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6.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口腔科最常见的问题是患儿由于牙科焦虑或者行为管理问题不能配合治疗,对口腔诊疗的正常进行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医护、患儿、监护人3个方面对可能造成患儿就诊不合作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了解患儿不配合的原因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