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2019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2-20
  

  • 全选
    |
  •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68-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厉松,苏茹甘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69-7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使正畸病例资料采集、临床诊断设计与治疗过程更为准确、全面、便捷和安全,提高了正畸医师临床工作效率。安全无创、拍摄迅速的三维颜面成像技术与数字化牙颌模型的制作使正畸医生采集到精准可视化的病例资料。同时,随着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正畸病例诊断设计过程中,医生可进行三维头影测量获取三维信息,并构建三维软硬组织结构,全面对牙齿、颌骨及颅面进行三维观测。从获取数字化全牙列信息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再到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过程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成为数字化技术与口腔正畸结合的最好体现之一。此外,基于个性化而制作的固定矫治器也开始在正畸临床中广泛使用。本文就目前数字化技术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进行述评,期望正畸医生在临床中理性看待和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让越来越多有正畸需求的患者从中获益。

  • 李运峰,祝颂松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74-82.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牙颌面畸形是指在颌骨体积、形态,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它的矫治主要涉及颌骨与牙齿等硬组织。近年来,以虚拟手术、实时导航和快速成型(又称3D打印)为基本特点的数字化技术在牙颌面畸形矫治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在牙颌面畸形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案制定、手术模拟、术中导航、效果预测、医患沟通、青年医师培训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与关节外科从2008年起开始开展牙颌面畸形的数字化诊疗工作,建立了包括螺旋CT、牙弓激光扫描仪、面部三维照相机、虚拟手术软件、高精度3D打印机、睡眠呼吸监测仪等一整套设备在内的数字化诊疗中心,制定并形成了包括数据采集、虚拟手术、3D打印手术导板、手术效果评价等内容的具有“华西特色”的牙颌面畸形数字化诊疗流程。本文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与关节外科近十年的数字化技术临床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文献,介绍数字化技术在牙颌面畸形诊疗中的应用。

  • 基础研究
  • 崔野,黄梓濡,王春林,刘从华,张超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83-8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不同类型的蛋白对合金抗腐蚀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镍钛和不锈钢弓丝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及表面改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动电位极化法测试纤维蛋白原、IgG或黏蛋白对镍钛和不锈钢弓丝抗电化学腐蚀能力的影响,并用循环极化法检测三种蛋白处理后表面钝化膜的修复能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OES)测定腐蚀产物的类型,并对腐蚀后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和原子显微镜分析。结果 添加纤维蛋白原、IgG或黏蛋白对同一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影响不同。添加蛋白能够降低不锈钢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可减缓镍钛合金的腐蚀进程。添加黏蛋白能够提高镍钛合金抗腐蚀性和表面钝化膜的修复能力。与黏蛋白及IgG相比,纤维蛋白原能够降低镍钛和不锈钢合金的抗点蚀能力。结论 不同类型的蛋白能与弓丝发生作用,在表面形成不同的沉积形貌,并参与合金的腐蚀过程。

  • 李珊珊,褚福行,莫宏兵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90-9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两种新型贴面粘接系统下,探讨不同牙本质暴露量的牙齿表面对瓷贴面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以探索最佳的贴面适应证来提高贴面修复成功率。方法 设计并制作牙本质暴露量为0%、25%、50%、75%、100%的粘接界面,分为A、B、C、D、E组,使用Variolink ?N和Panavia F两套粘接系统粘接60个4 mm × 4 mm × 2 mm(长 × 宽 × 高)的瓷试件,用 Variolink ?N粘接系统粘接VN-A、VN-B、VN-C、VN-D、VN-E组,用Panavia F粘接系统粘接PF-A、PF-B、PF-C、PF-D、PF-E组,每组6个试件。粘接好的标本储存于(37 ± 1)℃的蒸馏水浴中24 h后,万能试验机测试其断裂载荷,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裂类型。结果 VN-A组(25.14 ± 3.40)MPa、 VN-B组(22.54 ± 4.48)MPa、 VN-C组(19.59 ± 2.21)MPa、 PF-A组(20.61 ± 2.42)MPa、 PF-B组(18.08 ± 4.11)MPa、PF-C组(17.06 ± 2.29)MPa剪切粘接强度都达到17 Mpb以上,VN-A组具有最高的剪切粘接强度值。剪切粘接强度VN-A和VN-B、VN-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A和VN-D、VN-E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粘接强度PF-A和PF-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A组与PF-C、PF-D、PF-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N-A组与PF-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VN-A、PF-A、VN-B、PF-B、VN-C组以树脂水门汀内聚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VN-D、VN-E、PF-C、PF-D、PF-E组以界面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结论 牙本质暴露量大于50%时显著影响贴面的剪切粘接强度值,为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瓷贴面修复建议牙本质暴露量小于25%。

  • 临床研究
  • 张笑维,梁景平,孙喆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95-9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3种机用镍钛器械在预备树脂模拟弯曲根管时的成形能力,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48个树脂模拟弯曲根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分别使用F360(组1)、F6 SkyTaper(20/06)(组2)、F6 SkyTaper(25/06)(组3)、Reciproc R25(组4)进行根管预备,使用体视显微镜拍摄预备前后的根管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重叠,以根尖孔为圆心,每隔1 mm作一同心圆,测量根管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计算中心定位能力。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距根尖孔1 mm位点,组4的偏移程度为(0.10 ± 0.03)mm,显著大于组2的(0.05 ± 0.03)mm和组3的(0.05 ± 0.03)mm(P < 0.05);在距根尖孔8 mm和9 mm处,组4的偏移程度分别为(0.12 ± 0.06)mm、(0.13 ± 0.05)mm,显著大于组2的(0.05 ± 0.05)mm、(0.05 ± 0.05)mm和组3的(0.05 ± 0.04)mm、(0.06 ± 0.05)mm(P < 0.05);在距根尖孔10 mm处,组4的偏移程度为(0.13 ± 0.06)mm,显著大于组2的(0.06 ± 0.06)mm(P < 0.05)。结论 F6 SkyTaper相对于Reciproc的中心定位能力更好,可以在根管预备过程中更好的保持树脂弯曲根管的原始形态。

  • 李金,陈巨峰,刘士维,李嘉朋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100-103.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数字化3D打印技术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为精准修复下颌骨缺损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9例下颌骨肿瘤或肿瘤术后缺损病例,完善颌骨螺旋CT和下肢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然后利用获得的数据在电脑软件上制作截骨导板和塑形导板,并且根据打印的下颌骨实体模型预弯制重建钛板。在手术中根据截骨导板、腓骨取骨及塑形导板,完成下颌骨切除,腓骨肌皮瓣的制备塑形及下颌骨缺损的修复等。结果 所有病例的腓骨肌皮瓣均成活,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供区无并发症;患者自觉外形恢复满意;3~6个月复查,腓骨与下颌骨基本愈合。结论 将数字化3D打印技术用于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能较好地恢复颌面外形及咬合关系。

  • 防治实践
  • 张帆,任伟伟,管琴,赵慧,李守宏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104-10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共同参与型医患互动模式下,流程化行为管理对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 DF)儿童畏惧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8名3~6岁的牙科畏惧症儿童,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共同参与型模式下进行牙科诊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告知—演示—操作(tell-show-do, TSD)。记录每名患儿的诊疗全程,以行为分级法为标准进行牙科畏惧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的畏惧程度评分分别为3.571 ± 0.913、3.857 ± 1.000,2组畏惧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7,P > 0.05)。治疗中,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畏惧程度评分分别为1.428 ± 1.061、3.286 ± 0.707,2组畏惧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98,P<0.001)。结论 在共同参与型模式下,通过流程化的行为管理,DF患儿的恐惧程度下降,此种方式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牙科恐惧心理。

  • 李红,辛秉昌,滕琦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107-10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上颌第二前磨牙多根多根管的发现及根管治疗方法,以期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上颌第二前磨牙咬合不适伴冷热刺激痛及自发性痛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病例通过CBCT明确了患牙的牙根及根管数目为3根4根管,在口腔手术显微镜的辅助下使用机用镍钛器械和热塑牙胶进行了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借助CBCT和口腔手术显微镜可发现和定位根管,并完成高质量的根管治疗。

  • 综述
  • 魏诗敏,汪媛婧,黄雯,屈依丽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110-11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内含核酸、蛋白质等的脂质双分子层。其可作为细胞与细胞间通讯物质传输的载体。而骨再生的相关研究中,如何将再生信号传导于靶细胞从而达到预期的成骨目标,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有待攻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此,本文从骨免疫、成血管、成骨及矿化四个方面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及成骨相关细胞来源的EVs在骨再生中的作用,为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 田原野,唐瞻贵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115-12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CD4 +T细胞在调节机体适应性免疫应对各种炎症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初始的T细胞可以在不同的细胞因子影响下分化为至少4种以上的T细胞亚群: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等,它们参与各种各样的免疫应答反应,在口腔癌及癌前疾病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功能各异。Th1/Th2平衡和Th17/Treg平衡与口腔癌及癌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都与免疫失衡有关。逆转这两种平衡的失调,加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可能用来阻止甚至逆转口腔癌及癌前病损的疾病进程。本文就CD4 +T细胞平衡在口腔癌及癌前病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杨苹珠,温秀杰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122-12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上颌前牙正常的转矩角度是评价前牙美观性和功能性的重要因素,上前牙的转矩控制是矫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目前,上前牙正常的转矩角度已经成为美国正畸专业委员会认定的Ⅲ期临床检测项目之一,所以控制良好的转矩对上前牙的美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唇侧矫治器对上前牙转矩不良的影响及控制方式详细概况,对于多种控制前牙转矩方式的利弊及正确的前牙转矩角度的意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通过现有的研究结果发现,平直弓丝上直接对个别牙加转矩则因弓丝扭曲过大,入槽困难;弓丝上弯制曲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操作繁琐,且可能对前庭沟软组织造成刺激,增加患者不适;摇椅弓作用力系统较复杂,受弓丝与托槽间摩擦力影响较大,不利于使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门形辅弓及单曲转矩簧适用于纠正单颗牙的转矩角度,转矩辅弓可用于纠正关闭拔牙间隙过程中以及内收完成后的上前牙直立,所以值得推广,但对于矫正器控制前牙转矩的精确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刘丽娟,高云,熊伟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127-13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疼痛是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但其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可能由多种途径共同作用。临床上现有治疗手段及药物都仅对其中1种或多种途径作用或仅仅对症治疗,因而都存在一些弊端,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对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变得尤其重要。近年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参与慢性疼痛发病的多种途径,在慢性疼痛中发挥促痛觉传递作用,BDNF及其受体有可能成为慢性疼痛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就 BDNF 参与慢性疼痛中的神经病理痛、炎症痛、癌症痛和口腔颌面部疼痛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文献综述结果表明,在慢性疼痛中, BDNF在初级感觉神经节和脊髓背角等部位的神经元表达显著增加,揭示BDNF可能与慢性疼痛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可能会成为慢性疼痛治疗的新方向。

  • 吴坤基,孔卫东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27(2): 132-14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19.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个性化矫治器自问世以来已有20余年,其设计理念是以矫治目标位为导向,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与生产,越来越为大众所认知与接受。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个性化矫治器主要有个性化舌侧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个性化唇侧矫治器3种类型,因其在正畸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逐渐成为正畸治疗的主流矫治工具,但对其在临床治疗中的选择还有诸多疑虑。本文就3种个性化矫治器发展历程、设计原理与特点作一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CAD/CAM与CBCT为个性化矫治器提供硬件基础保障,使个性化矫治过程更加简便,个性化矫治也对正畸医生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拟为临床选择和使用个性化矫治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