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2021年, 第2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1-11-20
  

  • 全选
    |
    目录
  •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20-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郑家伟, 赵泽亮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21-732.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国际脉管异常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ISSVA)对其进行了详细分类,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迄今为止,大多数脉管畸形涉及PI3K/Akt/mTOR和RAS/MAPK/ERK这两条信号通路,这一发现对脉管畸形的诊疗产生了3个重大影响:增强了对脉管畸形生物学的理解;细化了基于基因型的脉管畸形分类;促进了治疗脉管畸形靶向药物的研发。随着基因测序、分子生物学和放射成像技术的发展,脉管畸形分类的相关性和诊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硬化治疗、介入栓塞及靶向疗法取得了不断进步。目前,关于脉管畸形的研究多为回顾性临床研究或者低级别临床试验。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婴幼儿血管瘤、淋巴管畸形、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治疗的文献资料,对婴幼儿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循证治疗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 基础研究
  • 王天琦,杜青,谢伟丽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33-73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钛表面通过微弧氧化-微波水热两步法制备铜铌抗菌涂层,对其表面结构和抗菌性能进行探究。方法 以包覆微弧氧化涂层(MAO组)的钛为基体,通过微波水热法分别在低(MHL-Cu组)、中(MHM-Cu组)、高(MHH-Cu组)浓度的氯化铜溶液及草酸铌(MH-Nb组)溶液中引入铜、铌元素。通过能谱分析确定引入铜最多的组分,与草酸铌混合微波水热制备铜铌复合涂层(MH-Cu/Nb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各组试件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物相成分进行表征;贴膜法测定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X射线能谱仪显示MHL-Cu、MHM-Cu、MHH-Cu组表面均引入了Cu元素,各组铜元素原子比例依次为(0.68 ± 0.04)%、(1.17 ± 0.06)%、(1.64 ± 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MAO组表面呈火山口状多孔结构,MHL-Cu、MHM-Cu、MHH-Cu、MH-Nb、MH-Cu/Nb组均保持微孔形貌,随Cu2+浓度增加,粗糙度增加;其中MH-Nb、MH-Cu/Nb组同时出现沟壑状结构。X射线衍射仪显示MAO组涂层主要由钛和锐钛矿相TiO2组成,MHL-Cu、MHM-Cu、MHH-Cu、MH-Nb、MH-Cu/Nb组涂层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相TiO2组成。与MAO组菌落相比,MHH-Cu、MH-Nb、MH-Cu/Nb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MHH-Cu组与MH-Cu/Nb组相比,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弧氧化-微波水热两步法制备的含铜铌粗糙多孔的涂层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 林捷,林珍香,郑志强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40-74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修复材料和牙合面空间厚度对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髓腔固位冠修复有限元模型,采用4种不同修复材料:2种树脂基陶瓷(Lava Ultimate、Vita Enamic);1种二硅酸锂陶瓷(IPS e.max CAD);1种氧化锆陶瓷(Cercon),并设计4种牙合面空间厚度:1、2、3、4 mm。在牙合面垂直和倾斜两方向分别加载600 N模拟最大咬合力,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 10.0分析应力分布。结果 垂直加载分析显示,冠部应力1 mm-Cercon组(211.30 MPa)最高,4 mm-Lava Ultimate组(11.56 MPa)最低;牙本质应力3 mm-Lava Ultimate组(38.84 MPa)最高,1 mm-Cercon组(11.68 MPa)最低。牙周膜和周围牙槽骨中的应力变化很小。倾斜加载分析显示,冠部应力1 mm-Cercon组(78.73 MPa)最高,1 mm-Lava Ultimate组(35.51 MPa)最低;牙本质应力1 mm-Cercon颈部组(41.63 MPa)最高,4 mm-Cercon冠部组(10.81 MPa)最低。倾斜加载时水门汀和颈部牙本质的应力集中较垂直加载高。结论 随着髓腔固位冠弹性模量增加,冠修复体的应力呈现上升趋势,牙体中的应力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冠厚度增加,冠修复体的应力呈现下降趋势。

  • 张雅萌,张惠媛,阮世红,陈晓春,甘雪琦,于海洋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46-75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龈沟液中抗菌肽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defensin-2, HBD-2)和LL-37的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口腔科和内科就诊的中老年人(45至85岁)为研究对象,分为全身健康并牙周健康对照组22人、全身健康牙周炎组19人、T2DM牙周健康组15人、T2DM合并牙周炎组21人。采用佛罗里达牙周探针进行牙周检查,记录受试者牙周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 CAL)和探诊出血(probing bleeding, BO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抗菌肽HBD-2、LL-37浓度,比较组间抗菌肽HBD-2、抗菌肽LL-37及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合并牙周炎组的PD值大于全身健康牙周炎组(P < 0.05);全身健康牙周炎组龈沟液中HBD-2和抗菌肽LL-37水平均高于全身健康并牙周健康对照组( P< 0.05),全身健康牙周炎组龈沟液中HBD-2水平高于T2DM合并牙周炎组(P< 0.05)。全身健康牙周炎组龈沟液中抗菌肽HBD-2、LL-37与PD、CAL呈正相关(P< 0.05),T2DM合并牙周炎组龈沟液中抗菌肽HBD-2、LL-37与PD、CAL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中老年T2DM牙周炎患者龈沟液抗菌肽HBD-2、LL-37水平较低,与牙周临床指标PD、CAL无显著相关性。

  • 临床研究
  • 徐腾飞,陈斌,敖慧芝,孙卫斌,吴文蕾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52-76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抗菌光动力疗法(antimicrobial photodynamic therapy,aPDT)对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治疗效果,为T2DM合并牙周炎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杂志中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8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3个月,与单纯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相比,aPDT辅助SRP治疗在改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上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32,95%CI(-0.45, -0.2),P< 0.05],但在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5,95%CI(-0.40, 0.10),P=0.23]。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内,两组的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PDT辅助T2DM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在短期内能改善PD,但在改善CAL、BOP和HbA1c疗效上效果不显著。

  • 王艳琳,孙晓军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61-76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牙位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上颌窦底提升术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222例患者的锥形束CT(cone-beam CT, CBCT)影像,于CBCT图像的冠状面分别测量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对应的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并分析其与性别的关系。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3个组:①青年组(18~29岁);②中年组(30~59岁);③老年组(≥ 60岁),分析不同年龄组上颌窦外侧壁厚度的差异。结果 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分别为(1.61 ± 0.58) mm、(1.68 ± 0.66) mm、(2.00 ± 0.76) mm及(1.71 ± 0.71) mm,第一磨牙处最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青年组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在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均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在第二磨牙区高于女性[(1.78 ± 0.80)mmvs.( 1.63 ± 0.62)mm, P=0.029]。结论 不同牙位对应的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不同,第一磨牙区最厚,上颌窦外侧壁厚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薄,且男性外侧壁厚度高于女性。

  • 汤剑明,谢宏亮,路璐,李博涵,刘浩男,张国权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66-77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数字化外科引导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在下颌骨复合性缺损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数字化引导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重建下颌骨半侧以内复合性缺损的6例患者,术前使用多普勒定位旋髂深动脉,利用数字化软件设计下颌骨截骨范围,设计并制作截骨导板、重建导板,术中在导板引导下,应用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修复下颌骨复合缺损。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患者面部外形、颌骨高度、咬合关系及供区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制备了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髂骨肌皮瓣均存活。患者的面型恢复满意,未出现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及弹响,重建下颌骨的宽度及高度均满意,咬合关系均正常。结论 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血运丰富且骨量充足,可以很好地重建下颌骨复合缺损,结合数字化外科,提高了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精确度及安全性。

  • 综述
  • 肖婷,唐瞻贵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71-77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和进行性的潜在恶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口腔烧灼感和张口受限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目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药物治疗。本文就常见的中、西药物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及其特点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提供思路和参考。文献复习结果表明,丹参、芦荟、蕃茄红素、姜黄素等中药和西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具有较好的疗效;此外,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的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并减少了毒副反应;临床医生可结合患者主要症状和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未来研究者可探讨更多中西药结合方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 陈震,章文博,彭歆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76-78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是OSCC重要的生物学行为,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颈淋巴清扫术作为颈部处理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术式的合理选择非常重要。目前的观点认为:对于临床评估有颈部淋巴结转移(clinically node-positive neck, cN+)的患者,术式可采用根治性或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而对于临床评估颈部无明显转移(cN0)的患者,术式可采用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近年来,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被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其适应证也由cN0向cN+逐渐扩大。然而,对于OSCC cN+患者是否也可以采用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目前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将近年来关于OSCC cN+颈部处理的临床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不同的颈淋巴清扫术对cN+ OSCC预后的影响,总结OSCC cN+颈部的治疗原则。

  • 金卓华,谢丽丽,李雨阳,姜佳杨,欧燕珍,孟维艳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82-78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种植义齿已成为治疗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主要修复方式,而种植义齿由于其自身缺乏牙周膜及牙周膜本体感受器,因此缓冲及感知的能力十分有限,容易发生咬合过载。咬合过载作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种植义齿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本文就种植义齿的咬合过载、咬合过载与细菌生物膜在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因果关系、咬合过载促进种植体周围炎的机制、临床上合理的咬合调整对炎症愈合的影响作一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咬合过载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咬合过载可通过增加炎症因子释放和机械转导机制促进种植体周围炎的进程;通过对患者不良咬合习惯的干预和咬合调整,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炎组织的愈合。目前,咬合过载并无统一标准的理想实验模型,由过载力导致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现象及机制仍需进一步观察及研究,有助于明确咬合负荷加载的强度、方向及时间,从而指导临床的咬合调整。

  • 黎祺, 王贺, 黄紫君, 韩倩倩
    口腔疾病防治. 2021, 29(11): 787-792.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1.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牙周组织再生修复是牙周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而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黏附及与其胞外基质蛋白之间互相调节的动态关系,是牙周组织形态改建、功能维持和组织修复的基础。本文对雌激素调控下牙周膜细胞修复重建牙周组织的机制作一综述,为外源性雌激素替代治疗牙周炎和促进牙周组织修复重建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在一定浓度的雌激素调控下,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增强,同时PDLSCs、BMSCs、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LFs)、成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合成并往胞外基质中分泌胶原蛋白I型(collagen I,COLI)、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增多,与胞外基质中的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牙骨质附着蛋白(cementum attachment protein,CAP)等互相链接、结合形成多种链合物并相互调节,促进牙周膜细胞生长、迁移、黏附和纤维化,使牙周膜胶原纤维骨架修复并与新生牙骨质和固有牙槽骨重新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