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是针对非手术治疗未治愈的根管治疗失败病例,通过手术方法到达病损区探查失败原因、清除感染、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的重要治疗手段。虽然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技术已趋规范化,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其预后仍受局部解剖结构、牙周状况、冠根比、咬合关系、根尖病变的大小与性质、牙体修复与否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牙体牙髓病专科医师常专注于“根尖”的处理,易忽略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术前的全面评估与准确诊断,进而无法完善治疗计划,影响患牙的预后。本文将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证据及笔者团队的临床实践,探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临床决策过程中的口腔多学科考量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种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等。对于复杂疑难根尖周疾病的诊疗,需要各专业医师根据患牙的根管系统状态、根尖周病损程度、毗邻关系、牙周健康情况、咬合关系、美学重建等进行综合分析,优化治疗程序,共同制订出最佳的综合治疗计划,为临床疗效提供保障。
目的 探讨用多巴胺预处理根管内壁对提高AH-plus糊剂与根管牙本质壁的粘接性能的效果。方法 收集新鲜无龋坏、牙根无折裂、根管弯曲度<10°的单根管离体恒牙32颗,均使用旋转镍钛器械ProTaper预备至F2,分别使用1、2、3 mg/mL多巴胺溶液预处理根管24 h并分为4组(n = 8):0 mg/mL多巴胺组(空白对照组)、1 mg/mL多巴胺组、2 mg/mL多巴胺组、3 mg/mL多巴胺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多巴胺与根管牙本质壁的结合状况;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AH-plus糊剂渗透情况;以AH-plus糊剂与牙胶尖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在根中1/3及根尖1/3处切割根管,切片厚度1 ~ 2 mm,在万能试验机下进行根充物推出试验,比较各组间推出粘接强度。结果 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对照组0 mg/mL多巴胺溶液处理24 h后,牙本质小管大部分呈现开放状态;1 mg/mL组,根管内壁牙本质小管表面有少量多巴胺颗粒分布疏松不均匀;2 mg/mL组,可观察到大部分牙本质小管被多巴胺颗粒覆盖,且多巴胺层均匀致密;3 mg/mL组,牙本质小管管口沉积大量多巴胺颗粒,但不均匀分布。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多巴胺和AH-plus糊剂可以同时渗入牙本质小管。解剖部位与多巴胺浓度两因素交互作用对AH-plus糊剂粘接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根管经2 mg/mL多巴胺处理后,与AH-plus糊剂粘接强度最高(P<0.05);分析不同解剖部位的糊剂粘接强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AH-plus糊剂粘接强度在根中1/3高于根尖1/3。结论 不同多巴胺浓度处理根管内壁对AH-plus糊剂粘接效果有影响,2 mg/mL多巴胺溶液处理24 h后,AH-plus糊剂与根管内牙本质壁粘接效果较好。
目的 探讨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对离体牙釉质脱矿的抑制作用及在脱矿牙釉质表面诱导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生成的情况。方法 将20颗离体牛牙切成的釉质切片20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片,将实验组切片浸泡在新鲜配置的2 mg/mL多巴胺溶液中,室温避光下静置24 h,制备PDA涂层,对照组不处理。将两组离体牛牙37 ℃下在人工脱矿液中浸泡3 d,随后,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放置7 d,每天更换浸泡液。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s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釉质表面形貌,能量色散光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分析釉质表面钙磷比,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牙釉质沉积物中的特征官能团。结果 SE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PDA涂层的实验组牛牙牙釉质脱矿3 d后产生的脱矿孔隙数量少,直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EDS元素分析显示实验组釉质脱矿后的Ca/P比为2.37,低于对照组2.53。再矿化实验中,实验组PDA涂层牙釉质再矿化7 d后釉质表面产生了片状晶粒,生长呈明显方向性,生长规律,排列均匀一致;而对照组牙釉质表面为絮状矿物质沉积,结晶度差。FTIR结果显示,PDA涂层牙釉质再矿化7 d后釉质表面沉积物为HA。 结论 PDA涂层对釉质脱矿有抑制作用,能减少釉质Ca、P离子的流失,同时可以影响HA的成核过程,促进脱矿釉质表面生成HA。
目的 探讨载Cu-ZnO牙科饰面瓷的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机械性能,为研发新型牙科饰面瓷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通过球磨法将纳米Cu-ZnO按照质量百分比0 wt%、1 wt%、2 wt%、3 wt%、4 wt%、5 wt%、6 wt%掺杂到用于修复体饰面瓷的IPS E.max Ceram瓷粉中,经高温烧结制备出直径20 mm、厚度2 mm的圆柱形试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Cu-ZnO及试件进行表征,观察其表面形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的抗菌效果进行定量研究。使用CCK-8法评价试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细胞活死染色观察。将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强度实验,检测改性后的IPS E.max Ceram饰面瓷的机械性能。结果 扫描电镜下可见块状样结构的Cu-ZnO嵌合于饰面瓷之中。当载纳米Cu-ZnO为1 wt%~4 wt%时试件的抗菌率分别对应为24.85%、67.94%、96.92%、99.99%,0 wt%组与其他浓度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3.308,P = 0.001)。各组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共培养1、3 d后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大于8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培养24 h后L929细胞形态正常。试件弯曲强度随Cu-ZnO浓度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载3 wt%纳米Cu-ZnO试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84.72 ± 6.82)MPa,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633,P = 0.702)。结论 掺杂3 wt%纳米Cu-ZnO的IPS E.max Ceram饰面瓷经750 ℃的高温烧结后,对E.coli的抗菌率大于96%,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84.728 ± 6.82)MPa,且无明显细胞毒性。
目的 建立成人颞下颌关节强直分类新体系,指导不同临床特点的成人颞下颌关节强直(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kylosis,TMJA)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 提出基于成人颞下颌关节功能重建的“CD”强直分类法,即髁突残留情况(C)、牙颌面畸形程度(D)分类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的TMJA患者共56例(73侧强直关节),采用“CD”分类法将患者分为4个亚类,分别为内侧髁突头部分残留且无明显骨性错颌(C+D-)、内侧无髁突头残留且无明显骨性错颌(C-D-)、内侧髁突头部分残留且伴骨性错颌(C+D+)、内侧无髁突头残留且伴骨性错颌(C-D+)。对不同亚类患者采取不同的颞下颌关节重建治疗策略并进行随诊。“C+”:采取关节外侧成形术(lateral arthroplasty,LAP),在解除强直的同时保留内侧残留髁突;“C-”:强直骨球较小,升支高度丧失不明显,行关节间隙成形解除强直;强直骨球较大,升支高度降低明显,解除强直后行关节重建;“D+”:同期或分期采用外科手段矫治继发牙颌面畸形;“D-”:术后进行正畸治疗改善咬合关系,口腔疾病对症治疗。结果 根据“CD”分类法采取不同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治疗策略后,56例患者共73侧关节强直全部解除,平均开口度由(3.6 ±3.2)mm提升至(32.8 ±5.4)mm(P<0.001)。术后随访12 ~ 48个月,未见关节强直复发。结论 “CD”分类法对高效指导成人关节强直患者临床方案的制定有积极指导意义,也有利于将颞下颌关节功能重建的理念在更多单位进行推广。
目的 研究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牵引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择恒牙早期骨性Ⅲ类 错牙合患者29例,于前牵引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及坐标系统测量,定量分析牙合颌面及颞下颌关节位置和结构的改变,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前牵引矫治后,头影测量发现牙合颌面发生明显改变,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ubspinale -nasion-supramental angle,ANB)增加3.97° ± 2.32°(P<0.001),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交角(upper incisor and sella-nasion line angle,U1-SN)增加4.97° ± 5.51°(P<0.001),下中切牙长轴与GoGn连线的交角(lower incisor and gonion-gnathion line angle,L1-MP)减小了1.26° ± 1.41°(P = 0.008),GoGn连线与SN连线的交角(gonion-gnathion line and sella-nasion line angle,MP-SN)增加了1.02° ± 3.90°(P = 0.003)。颞下颌关节坐标系统测量发现蝶鞍点到关节窝后缘点在X轴向的距离(sella to FP = distance on the X-axis,S-Fpx)减少了(0.16 ± 1.52)mm (P = 0.041),蝶鞍点到髁状突前缘点在Y轴向的距离(sella to Ci distance on the Y-axis,S-Ciy)距离显著减小(0.09±2.03)mm(P = 0.028),但颞下颌关节间隙无显著改变。相关性分析发现,关节窝的后缘位置与U1-SN呈中等负相关关系(r = -0.427,P = 0.042),髁状突的前缘位置与ANB有中等正相关关系(r = 0.425,P = 0.043),关节间隙与牙合颌面改变均无相关。 结论 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前牵引矫治对关节窝及髁状突改变有一定影响,但对关节间隙没有影响。
目的 探讨WNT10A基因突变重度先天缺牙(恒牙先天缺失数目≥6)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其相关种植修复治疗预后情况。 方法 对在临床收集到的先天缺牙患者进行口内检查、遗传病史采集和全外显子测序,筛查并纳入WNT10A基因出现突变的患者。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后与正常人群的WNT10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利用基因突变功能预测、基因保守性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分析来评估患者WNT10A基因突变的致病性,并对缺牙患者进行相关种植修复治疗。结果 在6例无血缘关系的重度先天缺牙患者中共检测到5个WNT10A基因突变,其中c.26G>A(p.Trp9X)和c.1036delT(p.Cys346fs)为新检出突变。突变功能预测的结果显示这些突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致病性。患者平均缺牙数目为(15.33 ± 8.64)颗,其中上颌尖牙缺失率最高(100%),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率最低(25%)。对患者采取种植修复,种植体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患者口腔功能得到了恢复。结论 本研究丰富了重度先天缺牙患者的WNT10A基因突变谱,为遗传诊断和产前咨询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种植修复可有效恢复这类患者缺牙及口颌功能。
目的 探讨数字化改良的不可吸收钛板支撑的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垂直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缺牙区严重垂直骨缺损但要求进行种植修复治疗的病例8例,使用数字化改良的不可吸收钛板支撑的引导骨再生技术(栅栏技术)进行骨缺损重建。获取患者颌骨、牙列及软组织数据,进行修复为导向的种植和骨增量设计。打印模拟骨增量后的颌骨模型,并在该模型上弯制钛板;通过导板(包括基底导板、骨膜钉植入附件、骨增量块附件)将虚拟设计进行转化,使得术中可实现与设计一致的成骨空间构建。按照改良的技术流程完成引导骨再生手术。骨增量术后6 ~ 8个月,拍摄锥形束CT评估骨增量效果;按照初始种植设计植入种植体,植入时获取骨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检测。结果 骨增量术后6 ~ 8个月,垂直线性骨增量达到(5.44 ± 1.73)mm。按照初始种植设计植入种植体,植入时获取的骨组织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新骨形成。结论 使用数字化改良的栅栏技术,能够简化术前及手术操作,获得良好的垂直骨增量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垂直骨增量技术。
牙根位置对于正畸治疗的健康、稳定、美观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应用二维放射影像评估牙根位置的准确性、精度不佳。近年来,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及其重建影像测量牙根三维空间位置及角度已经成为主流。牙根位置主要通过在颊舌向、垂直向、近远中向三个方向上测量牙根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测量牙根角度来描述。牙根颊舌侧的牙槽骨厚度代表颊舌向位置,牙根在牙槽骨中的垂直高度及与上颌窦的距离关系代表垂直向位置,根间牙槽骨厚度代表牙根近远中向位置,牙根角度则多以传统的二维测量中的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轴倾角、转矩等角度表示。拟合CBCT和数字化模型数据能监测正畸治疗中的牙根与牙槽骨位置关系,但需要更为全面、规范的牙根位置三维测量方法,以充分利用CBCT提供的牙根数据研究相对于不同层次解剖结构的牙根最佳位置,从而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优化正畸诊疗数字化设计。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类型。目前针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为主,然而这些治疗手段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pH敏感载药系统是利用环境pH的刺激产生相应的物理结构或化学性质变化,从而调控药物释放的一种环境刺激响应型载药系统,是载药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在HNSCC治疗中使用pH敏感载药系统的药物包括阿霉素、紫杉醇类药物、5-氟尿嘧啶、顺铂等,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肿瘤靶向性、释药可控性,极具临床转化价值。目前pH敏感载药系统仍面临粒径难以调控、载药量少、可能引起免疫反应等问题,因此pH敏感载药系统仍在不断改进中。本文从pH敏感载药系统用于HNSCC治疗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综述。
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作为口腔临床常见的充填修复材料应用广泛,但仍面临继发龋和充填体折裂的问题,GIC的抗菌防龋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天然抗菌成分凭借良好的生物学性能、低耐药性等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依据抗菌成分的不同来源将GIC改性中的天然抗菌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动物源性方面,壳聚糖、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发挥抗菌性能,且不影响材料机械性能;蜂胶、生物活性酶类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植物源性方面,多酚类化合物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抗菌和机械性能;精氨酸发挥良好的再矿化作用;植物精油有一定的离子释放作用;微生物源性方面,抗生素使材料的抗菌性能大幅提高;另外天然抗菌成分的联合应用也展现出优异性能。尽管天然抗菌成分优点较多,但实现临床应用之前,对于其的最适添加浓度、体内生物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通过改善牙周炎症状态,促进牙周相关干细胞的迁移、增殖,促进血管、牙周膜样组织生成以及在调节骨/牙骨质的形成等方面表现出优越的生物学功能,在牙齿发育、修复和再生中起重要作用。bFGF能够与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联合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并在多项实验研究中获得验证。然而,bFGF作为药物单独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应用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