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2022年, 第3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20
  

  • 全选
    |
    目录
  •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760-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潘朝斌, 林钊宇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761-76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腮腺良性肿瘤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针对腮腺不同部位的良性肿瘤,可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与面神经的关系及患者对美观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设计及切除方式,如改良耳周切口、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尽可能保护面神经、耳大神经及腮腺导管,以保留面神经及腺体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此外,针对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面神经损伤、涎瘘、Frey综合征、术后面部凹陷、耳周感觉异常、复发等,应在术中积极预防,并在术后早期干预,在确保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基础研究
  • 张远, 赵庆, 吕浩东, 王天丛, 窦昭婧, 金玉琴, 季骏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769-77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炎症环境下含有 Src 同源结构域 2 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2(Src homology-2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2,SHP2)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调节作用和相关机制,为牙周炎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使用慢病毒感染构建敲低SHP2基因的hPDLSCs细胞系,通过RT-qPCR、Western blot验证SHP2的敲低水平;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在体外模拟炎症环境; CCK-8检测正常及炎症条件下敲低SHP2对hPDLSCs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ALP活性检测、ARS染色、RT-q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指标;Western blot检测敲低SHP2在炎症条件下,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nuclear factor-κB,MAPK/NF-κB)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 慢病毒感染细胞72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出明显的绿色荧光,测得SHP2 shRNA重组慢病毒的滴度为2.9×108 TU/mL;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发现,SHP2敲低组的SHP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在正常条件下,敲低SHP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hPDLSCs的增殖;敲低SHP2后,hPDLSCs的早期成骨指标增高,包括ALP活性显著增高,ALP和COL-1的表达增加(P<0.05),然而敲低SHP2对hPDLSCs最终产生钙结节的量无明显影响。在TNF-α和IL-1β诱导的炎症环境下,敲低SHP2对hPDL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敲低SHP2后,hPDLSCs成骨相关指标均增加(P<0.05),钙结节形成的量增多(P<0.05);炎症环境下,敲低SHP2后,hPDLSCs中p65的磷酸化和IκB-α的降解降低,并且NF-κB上游MAPK通路蛋白p-p38和p-JNK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炎症环境下,敲低SHP2对hPDL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通过抑制MAPK/NF-κB通路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

  • 邓子龙, 闫文娟, 赵望泓, 吴补领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779-78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沉默N-cadherin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为基于DPSCs的牙髓再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N-cadherin shRNA慢病毒转染DPSCs,qRT-PCR、Western blot检测N-cadherin的表达水平,验证沉默效率。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shRNA-NC)和N-cadherin shRNA沉默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N-cadherin shRNA可显著降低DPSCs 的N-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01)。N-cadherin shRNA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在细胞接种的第3、4天高于shRNA-NC组,第6~8天低于shRNA-N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时,N-cadherin shRNA组处于S期和G2期的细胞比例大于shRNA-NC组(P<0.05);在第6天时,N-cadherin shRNA组细胞处于S期和G2期的比例小于shRNA-NC组(P<0.05),同时N-cadherin shRNA组凋亡细胞比例大于shRNA-NC组(P<0.01);分别以低细胞密度和高细胞密度接种于Transwell上室培养20 h,N-cadherin shRNA组穿过Transwell上室小孔的细胞数量均多于shRNA-NC组(P<0.001)。结论 沉默N-cadherin表达可促进DPSCs早期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 临床研究
  • 施宜君, 杨燃, 王艳, 张琼, 黄睿洁, 邹静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785-79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全身麻醉下一次性完成所有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对儿童咬合及颞下颌关节是否存在影响,为儿童口腔乳磨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39例于全麻下行所有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的患儿,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使用T-scan咬合分析系统对所有患儿的咬合接触面积、总咬合力百分比、咬合力不对称比及咬合接触时间进行分析,牙科垂直距离测量尺测量咬合垂直距离,同时采用改良临床障碍指数及问卷调查评估是否存在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结果 术后3月及6月的咬合接触面积恢复到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及6月的总咬合力百分比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升(P<0.05);术后6月的咬合力不对称比及咬合接触时间下降(P<0.05);咬合垂直距离于术后1月恢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下颌关节评估表明,治疗前后临床障碍指数及主观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完成所有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的患儿咬合状态在1个月后基本恢复稳定;术后6月,总咬合力百分比大幅提升,咬合状态更稳定,无明显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发生。

  • 杨文麒, 张亚琼, 郭靖晗, 李远远, 韩方凯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792-797.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结合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儿童上气道形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45例OSAHS患儿与45例对照组儿童的CBCT资料,通过NNT 9.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记录上气道总容积、鼻咽段容积、腭咽段容积、舌咽段容积、喉咽段容积、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处的前后径和横径;根据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结果,记录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bstructive apnea hypopnea index,O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记录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析气道容积参数、BMI与PSG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SAHS组上气道总容积、鼻咽段容积、腭咽段容积、舌咽段容积、喉咽段容积、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处的前后径和横径等测量结果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上气道总容积、最小横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积处的横径与OAHI呈负相关(P<0.05)。OSAHS组上气道总容积、最小横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积前后径及横径与LSaO2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儿童的BMI与PSG结果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儿上气道形态较正常儿童缩窄;CBCT三维气道分析技术对临床评估OSAHS患儿上气道形态及阻塞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

  • 颜哲彬, 肖楚翘, 李亚其, 程巧愉, 范佩迪, 王军, 熊鑫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798-80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三类矢状向骨性错牙合患者的舌骨位置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84例正畸患者的头颅侧位片,根据ANB角大小确定患者的矢状向骨性错牙合类型:骨性Ⅰ类(1° ≤ ANB ≤ 5°)、Ⅱ类(ANB>5°)、Ⅲ类(ANB<1°);使用10项指标确定舌骨位置;比较三类患者的舌骨位置并基于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患者的人口学和垂直面型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Ⅱ类患者的下颌角点-舌骨点连线与舌骨点-颏下点连线的夹角(angle between Gonion-hyoid point line and hyoid point-Menton line, Go-Hy-Me)小于Ⅰ类患者,Ⅲ类患者的第三颈椎最前下点-舌骨点连线与舌骨点-蝶鞍点连线的夹角(angle between most anterior and inferior point of third cervical vertebra-hyoid point line and hyoid point-Sella line, C3-Hy-S)小于Ⅰ类患者(P<0.05)。年龄分层分析显示,未成年群体中,男性及女性Ⅲ类患者的C3-Hy-S均小于Ⅰ类患者(P<0.05)。成年群体中,女性Ⅱ类患者的Go-Hy-Me小于Ⅰ类患者,舌骨点至下颌平面的距离(distance from hyoid point to mandibular plane, Hy-MP)大于Ⅰ类患者(P<0.05),男性Ⅱ类患者的舌骨位置与Ⅰ类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年女性骨性Ⅱ类患者比Ⅰ类患者的舌骨更远离下颌;未成年骨性Ⅲ类患者比Ⅰ类患者的舌骨更远离颈椎与后颅底。

  • 防治实践
  • 辛蔚妮, 黎创, 许克樱, 许青峰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805-81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英文版错牙合畸形影响量表(Malocclusion Impact Questionnaire,MIQ)汉化后进行验证研究及性质考评,探讨汉化版本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国际生存质量评价项目的标准程序,对 MI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适配和版本更新,建立汉化错牙合畸形影响量表;应用汉化量表和儿童感知问卷(11~14岁)调查161例正畸患者的口腔健康生存质量,考评汉化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 161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 α) 为0.887,条目与量表间的相关系数为0.000 1 ~ 0.824;量表得分与儿童感知问卷(11~14岁)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4(P<0.001)。结论 汉化版的错牙合畸形影响量表(MIQ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在正畸临床治疗时在青少年群体中应用。

  • 唐佳露, 赵姗, 杨迎慧, 王雅娇, 郑浩, 张静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811-81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茎突舌骨韧带骨化与贝尔面瘫的病因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双侧茎突舌骨韧带骨化伴贝尔面瘫的病例,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进行茎突舌骨韧带骨化区及舌骨大角联合手术切除术,术后给予头孢西丁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激素、阿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患者术前吞咽疼痛,右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颅脑核磁平扫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贝尔面瘫;茎突高分辨CT诊断为双侧茎突舌骨韧带骨化。全身麻醉下行茎突截短术和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半月患者咽痛及吞咽疼痛消失,右侧眼睑闭合功能恢复好,右口角下垂改善;术后1月患者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表明,茎突舌骨韧带骨化形成假关节膨隆,可局部压迫刺激周围面神经导致面瘫症状。结论 茎突舌骨韧带骨化临床上常表现为咽痛,可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茎突舌骨韧带骨化伴发面瘫症状在临床上较少见,需明确诊断并行对症治疗。

  • 综述
  • 王琰琳, 李刚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816-82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特别是在口腔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详细回顾了龋病、根尖周炎、牙根纵裂、牙周炎、上颌多生牙及下颌阻生齿、口腔颌面部囊性病变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口腔常见疾病的人工智能研究现状。多项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的口腔疾病诊断准确性与口腔医生相当,甚至优于口腔医生,说明人工智能在诊断口腔疾病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人工智能模型受到人工标注精度的限制, 可解释性不强, 泛化能力弱, 难以开展增量学习,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进行算法的开发与训练,提高人工智能的准确性。

  • 李畅, 黄翠, 杨宏业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821-82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人工智能具有客观、精确、微创、省时、高效等诸多优势,将其与口腔临床诊疗相结合,能够提高医生工作效率、节约医疗资源,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人工智能已逐步融入口腔修复、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牙体牙髓及牙周病等多个学科:人工智能系统可实现自动备牙、自动排牙及种植体植入;深度学习可用于辅助诊断上颌窦炎症、预测拔牙治疗并发症及辅助截骨手术精确化等,并为口腔头颈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提供重要依据;人工智能为头影测量分析带来的突破及对于患者面部吸引力的评估,推进了智能化、个性化正畸治疗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影像学等信息的深度学习与分析也促进了牙体、牙髓治疗及牙周病诊疗的完善性与精确性。人工智能技术使口腔临床诊疗由数字化到自动化、智能化的跨越成为可能,其在口腔领域的应用潜力不可小觑。本文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在口腔各专业领域的应用进展,并简要分析其应用的优势、问题及展望。

  • 程兰欣, 刘钧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827-83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深覆𬌗是临床常见的错𬌗畸形,对患者颜面、咬合功能都有较大影响。打开咬合是治疗深覆𬌗的关键步骤,对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和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决定性作用。如何在打开咬合的同时兼顾前后牙转矩、轴倾度的控制是正畸领域的热点。三维有限元方法可以精确模拟临床现象并进行动态受力分析。微种植体为打开咬合中支抗控制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限元分析发现高位微种植体更易整体压入前牙。对于摇椅弓的有限元模拟则发现其对前牙的压低及唇倾作用随着弓丝角度的增加而增加。隐形矫治器在打开咬合中的应用也日渐受到重视,但其作用力尚难以有效控制,关于其附件设计及相应牙齿移动方式的有限元研究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打开咬合。但现有的有限元建模精确性不够,研究多针对于初始位移,缺乏对于骨改建后的长期牙移动的研究,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 张国锐, 伍颖颖, 熊毅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1): 832-83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2.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骨重建包含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生理状态下二者相互耦联维持骨稳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途径在骨重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泛素化的可逆性是由去泛素化酶实现的,其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USPs)是数量最多的去泛素化酶。目前研究表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进而影响骨重建过程。本文总结了USPs调控骨重建的相关机制,包括USP4、USP7等通过调控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影响骨形成, 圆柱瘤基因(cylindromatosis,CYLD)等通过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等信号通路调控骨吸收。除了影响骨重建中的骨吸收与骨形成作用,USPs对骨的影响还体现在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与种植体骨结合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寻找USPs对骨重建是否具有更多的调节作用,以及其调节作用的具体机制,为治疗骨骼疾病提供更多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