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2023年, 第31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20
  

  • 全选
    |
    目录
  •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684-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李刚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685-69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有关根折,尤其是应用CBCT诊断根纵裂一直是研究热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CBCT对根析的诊断效能研究;②扫描参数对CBCT诊断根折准确性的影响,如扫描视野、空间分辨率、管电流和管电压等;③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是金属伪影消除技术的应用能否提高根管治疗后和根管内有桩核时根折诊断的准确性;④根纵裂临床诊断模式的建立与验证;⑤人工智能和对比剂在CBCT图像根折诊断中的应用。与根尖片相比,CBCT可以显著提高未经过根管治疗患牙的根折诊断准确性;但是对于根管治疗后的患牙,根纵裂的诊断需结合临床体征共同判定,其中患牙颊舌(腭)向的垂直性骨吸收是根纵裂的特征性指标。根纵裂的宽度是影响根纵裂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原因,而CBCT扫描时采用的体素大小并不是影响根纵裂诊断准确性的必要因素;除个别机型外,根纵裂的折裂方向不影响其诊断准确性;图像后处理技术,特别是金属伪影消除技术不能够提高根纵裂诊断的准确性,还可能降低诊断效能,临床中不建议应用。

  • 基础研究
  • 范心怡, 刘苍维, 周怡君, 任飞龙, 史册, 孙宏晨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692-70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4(angiopoietin 4,ANGPT4)对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将人前磨牙进行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和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NGPT4的表达及定位。体外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DPSCs的生长状态及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S染色鉴定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的潜能;油红O染色鉴定hDPSCs成脂向分化潜能。提取hDPSCs成牙本质向诱导后不同时间点的RNA,采用RT-qPCR分析hDPSCs体外成牙本质向分化过程中ANGPT4基因及成牙本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siRNA基因沉默技术沉默hDPSCs中ANGPT4基因的表达,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率;在hDPSCs中沉默ANGPT4基因表达24 h后进行成牙本质向诱导,在诱导的第7天和14天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S染色,检测沉默ANGPT4后hDPSCs的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结果 人前磨牙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NGPT4在成牙本质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下层多细胞区中表达。hDPSCs经分离培养14 d后状态良好,镜下观察到多个细胞集落,细胞形态均一,呈长梭形;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DP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105(90.42%)和CD90(97.15%),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物CD45(0.01%)和CD34(0.08%)。将hDPSCs进行成牙本质向和成脂向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S染色和油红O染色均呈阳性。RT-qPCR结果显示,ANGPT4在hDPSCs分化的第5、7、11和14天均高表达(P<0.05),其中第5天表达水平最高。转染si-ANGPT4后,hDPSCs的ANGPT4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si-ANGPT4组ALP染色强度和面积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茜素红S染色结果显示,si-ANGPT4组钙结节形成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 ANGPT4基因在人前磨牙成牙本质细胞及下层多细胞区中表达;ANGPT4可能促进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

  • 刘源, 惠以宁, 姜冰, 郑艮子, 王瑶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01-711.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骨/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本实验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hDPSCs,在0、1、5、10 μ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CCK-8法检测hDPSCs增殖,筛选LPS刺激浓度。设置CG组(矿化诱导)、LPS+CG组、LPS+CG+LED光照组(能量分别为2、4、6、8、10 J/cm2)。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LP、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基因表达情况,第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及钙结节定量分析,筛选最佳光照能量。设置LPS+CG组、LPS+CG+LED组(最佳能量),ELISA法检测第1、3、5、7天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1β(interlenkin-1β,IL-1β)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5(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5,ERK5)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分别阻断ERK1/2、JNK、ERK5、p38通路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第7天ALP、OSX、DMP-1、DSPP蛋白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10μg/mL LPS诱导下,在第5、7天hDPSCs增殖低于0、1、5 μg/mL LPS组(P<0.05),后续选择10 μg/mL作为LPS刺激浓度。ALP染色及活性,ALP、OSX 、DMP-1、DSPP的基因表达水平及钙结节定量结果示LPS+CG+4 J/cm2组均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4 J/cm2 LED红光促成骨/成牙本质分化能力最强,作为后续实验光照能量。ELISA结果显示第5、7天,LPS+CG+LED组的TNF-α与IL-1β的分泌表达量低于LPS+CG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 J/cm2 LED红光促进p-ERK1/2、p-p38、p-JNK、p-ERK5蛋白表达;分别阻断通路后,LPS+CG+LED+U0126(抑制ERK1/2)、SP600125(抑制JNK)、BIX02189(抑制ERK5)组ALP、OSX、DMP-1、DSPP蛋白表达量低于LPS+CG+LED组(P<0.001),LPS+CG+LED+SB203580(抑制p38)组ALP、OSX、DMP-1蛋白表达量与LPS+CG+LE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LED红光促进炎症环境下hDPSCs成骨/成牙本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ERK1/2、JNK、ERK5信号减少炎症因子TNF-α与IL-1β释放有关。

  • 姬红娇, 徐丽莉, 丁文通, 李培慧, 王彦九, 潘爽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12-719.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共培养的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实验分为HUVECs组、SCF+HUVECs组、DPSCs+HUVECs组、SCF+DPSCs+HUVECs组。将SCF与培养液混合,制备成SCF浓度为100 ng/mL的混合培养液,按1∶5的比例将DPSCs和HUVECs在体外进行共培养。通过CCK-8增殖实验观察每组细胞在第1、3、5、7天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分别检测SCF对直接或间接共培养条件下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基质胶管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通过ELISA检测每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CD31、CD34和VEGF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SCF显著促进了DPSCs和HUVECs共培养组细胞的迁移(P<0.05);体外基质胶管形成实验显示,SCF+DPSCs+HUVECs组中管状结构的分支数目和分支总长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并且该组中成血管相关蛋白CD31、CD34和VEGFA的表达水平较高(P<0.01)。结论 SCF能够增强共培养DPSCs和HUVECs的迁移能力和体外成血管能力。

  • 临床研究
  • 廖乃麒, 钱语然, 李渊, 唐振兴, 赵志河, 李宇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20-726.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拔除上颌前磨牙病例中,上切牙的压低实现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年女性患者共30例,获取患者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配准对齐。建立空间坐标系,测量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的压低实现量,计算压低实现率,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压低实现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上颌切牙的整体压低实现率为54%,其中上颌中切牙(48%)小于上颌侧切牙(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分析显示压低设计量、分步压低设计与压低实现量呈正相关;舌移设计量、Ⅱ类颌间牵引的使用与压低实现量呈负相关;而初始覆𬌗、初始覆盖、拥挤度、上中切牙唇倾度、第一期牙套佩戴副数、尖牙区附件类型、后牙区附件类型及是否设计前牙平导与压低实现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中,上颌中切牙压低实现率小于上颌侧切牙。上切牙压低实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提高隐形矫治拔牙病例的垂直向控制效果,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邢嘉豪, 陈华, 陈敏, 陈金东, 窦昭婧, 杨欣, 季骏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27-732.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1.5月(45 d)后牙齿漂移的程度。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已拔双侧前磨牙但因故未按时进行粘接托槽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上下颌模型进行三维扫描、重建和测量,根据患者的拔牙牙位(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颌骨类型(上颌或下颌)、垂直骨面型(均角、高角或低角)将其分为12组,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减数拔牙之后治疗中断1.5月情况下以下5项指标的变化,包括前牙拥挤度、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拔牙间隙、前牙覆𬌗。结果 拔牙牙位、颌骨类型、垂直骨面型对减数拔牙后1.5个月拔牙间隙的减小量、前牙拥挤度的减小量有影响(P<0.001),拔牙牙位和垂直骨面型对前牙覆𬌗增加量有影响(P<0.001)。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相对于拔除第二前磨牙的患者双侧邻牙的漂移明显(P<0.001),上颌双侧邻牙漂移较下颌明显(P<0.001),高角的患者较均角及低角的患者双侧邻牙漂移量明显(P<0.001)。结论 对于正畸患者,如果存在上颌减数、第一前磨牙减数、垂直骨面型为高角的情况,拔牙双侧邻牙容易漂移,应该在减数拔牙后及时正畸治疗,并且注意支抗的控制。

  • 赵姗, 张春利, 徐凤, 吴亚星, 李晓东, 孟箭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33-738.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并验证头颈部癌(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游离皮瓣修复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头颈肿瘤外科接受头颈癌切除后游离皮瓣重建术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生命体征进行回顾性收集和评估,共纳入241例,其中171例进行预测模型的建立,另外收集70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R Studio软件包进行建模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模型最终包含4个风险因素:年龄、输血、术后睡眠障碍、术后疼痛VAS得分;该模型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95% CI:0.789 ~ 0.948),Youden 指数为0.692,预测值为0.215,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83.9%,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为10.336 (P = 0.242),该模型拟合较好;根据模型对验证集进行验证,C指数为0.827(95% CI:0.681 ~ 0.973),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 该模型可应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后游离皮瓣术后谵妄的预测,对入院时HNC-POD的风险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使用该模型可能有助于更好地实施预防性治疗和护理措施。

  • 夏滴, 何美娟, 俞蕾蕾, 郑吉驷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39-744.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inventroy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MMHI-60)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口腔外科门诊就诊的120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PSQI得分为(7.77 ± 4.63)分;不同学业压力、夜磨牙的患者其睡眠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QI得分与疼痛得分呈正相关(r = 0.45,P<0.001),疼痛影响睡眠质量;与MMHI-60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 = 0.74,P<0.001),心理健康者睡眠质量较好;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业压力(OR = 2.511,95% CI = 1.307 ~ 4.828)、夜磨牙(OR = 3.694,95% CI = 1.394 ~ 9.791)、疼痛得分(OR = 2.104,95% CI = 1.095~4.041)、心理得分(OR = 1.039,95% CI = 1.021~1.058)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低,学业压力、夜磨牙、疼痛和心理健康状况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 综述
  • 段星祥, 张瑞, 贺燕, 彭友俭, 叶青松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45-75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细胞治疗是近年研究热点,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以活细胞为基础的细胞治疗策略和新出现的以细胞外囊泡和其他可溶性蛋白质或生物活性分子为基础的去细胞治疗策略。目前,MSCs诱导获得的细胞已具备成熟的功能和特异性的结构,结合生物材料或类器官技术的原位移植在定植率及功能性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大规模培养技术和细胞外囊泡分离技术的成熟,大量获得高纯度的细胞外囊泡难度降低,细胞外囊泡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MSCs的治疗效果不仅是通过植入和分化效应进行修复,MSCs旁分泌也表现出良好效果。笔者对MSCs的细胞治疗策略和去细胞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戴安娜, 丁佩惠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51-755.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牙周炎是以菌斑生物膜为始动因素的发生于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与众多全身系统性疾病息息相关,其中对于牙周炎和糖尿病关系的报道最为广泛。队列研究是探讨疾病病因的重要临床研究方法,大规模、规范设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据强度较高,可为牙周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发病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提供临床证据。牙周炎与血糖控制恶化存在关联,目前有中等强度的证据表明,与不进行牙周治疗相比,牙周非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伴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牙周炎的存在对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在不同人口背景的研究中缺乏一致性结论,而牙周炎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的证据相对有限,需要良好设计的队列研究以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 吴昊泽, 李娜, 程小刚, 余擎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56-760. https://doi.org/10.12016/j.issn.2096-1456.2023.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控制根管内感染是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根管冲洗是其中的重要步骤。根管冲洗消毒药物的应用对于患牙根管内感染的彻底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在提高根管冲洗消毒药物抗菌作用、组织溶解性的同时兼顾其生物相容性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解决该问题的常见思路有两类:①对传统根管冲洗消毒药物改性或联用;②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开发新型根管冲洗消毒药物,如纳米材料、天然提取物等。但目前,传统根管冲洗消毒药物,如次氯酸钠、氯己定等仍然是用于临床根管冲洗的首选药物。大部分新型根管冲洗消毒药物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是根管冲洗消毒药物的研究新方向。本文重点阐述近年来根管冲洗消毒药物在抗菌原理、特点及效果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的临床转化实践提供参考。

  • 短讯
  •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10): 73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